转自:北京商报
2024年一季度广和通营收同比增长17.11%,净利润同比增长33.78%,到了2025年一季度这两个数字变成了同比下降12.59%和同比下降37.3%。近日准备以“A+H”形式赴港上市的广和通,发布了一份营收净利润双降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按2024年持续经营的营收计,广和通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营收主要来自于数传模组和智能模组,应用于汽车电子、智慧家庭等。2024年广和通营收69.71亿元,较上年增长23.3%,年度利润6.77亿元,较上年增长19.8%。2024年下半年广和通出售锐凌无线的境外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以及连带资产,少了这个曾在2023年给广和通带来近三成营收、超三成净利润的业务,广和通未来的走向值得关注。
双双下滑
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与上市申请后不久,广和通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营收18.56亿元,同比减少12.59%;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37.3%;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减少33.85%。对于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采访了广和通,截至发稿对方暂未回复。
不过财报披露了部分收益和费用等,由于“本期政府补助金额减少”,2025年一季度广和通其他收益1695.83万元,同比减少39.96%;销售费用3511.47万元,同比减少34.65%,主要是出售锐凌车载前装业务导致销售费用减少。
如果按季度算,2025年一季度是广和通出售锐凌车载前装业务的第二个季度。2024年7月广和通宣布,公司将锐凌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包括Rolling Wireless (H.K.) Limited的部分资产及负债以及卢森堡锐凌100%的股权(以下简称“交易标的”),以1.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交易完成后,锐凌及其下属子公司不再从事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广和通将不再持有卢森堡锐凌公司股权,卢森堡锐凌及其下属公司将不再纳入广和通的合并报表范围。
2024年四季度,也就是广和通出售锐凌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等之后的第一个季度,广和通营收19.72亿元,同比增长9.43%,净利润1603.33万元,同比缩水85%。
换一组比较对象,2025年一季度广和通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2024年一季度广和通营收同比增长17.11%,净利润同比增长33.78%。
业绩变动和上述出售有无关系?广和通相关人士并未回应。
不过根据2024年7月的公告,广和通交易标的在2023年的营收是20.64亿元,净利润2.04亿元。对比广和通2023年财报,交易标的营收占比总营收的26.7%,净利润占比总净利润的36%。
毛利率跌
业务是观察广和通的另一个纬度。广和通是一家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为客户提供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
2024年模组产品给广和通贡献了96.1%的营收,在2022年和2023年,这部分营收占比分别是98.2%和97%。模组产品又分为数传模组和智能模组,智能模组的营收占比略高于数传模组。比达分析师李锦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和市场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数传模组和智能模组相比,相对基础一些”。
这两种不同的模组在销量和价格上差距不小,2024年广和通卖出3759.2万个数传模组,每个数传模组的平均销售价格是81.1元。同年广和通卖出753.4万个智能模组,每个智能模组的平均销售价格是485.1元。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数传模组和智能模组的销量在2022—2024年逐年上涨,且在2024年的增幅明显,但两组模组的平均销售价格都先增后跌。其中数传模组2024年的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少了21元,智能模组2024年的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少了17.9元。在招股书中,广和通方面对数传模组平均售价的下降做了解释,“主要是由于智慧零售及消费电子等应用场景的客户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数传模组”。
解决方案是广和通的另一个营收来源,但是较模组产品的贡献少得多,2022—2024年这部分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是1.4%、2.3%、3%。
2024年广和通推出了端侧AI解决方案,2025年推出了AI模组。广和通在招股书中详细介绍了其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2024年广和通端侧AI解决方案营收8124.4万元,机器人解决方案营收103.2万元,其他解决方案营收1.22亿元。和发家的模组产品相比,解决方案的亮点在毛利率,2024年端侧AI解决方案毛利率28.6%的,是广和通最挣钱的业务,其次是机器人解决方案,毛利率26.4%。模组产品的毛利率则只有18.2%。整体来看,广和通2024年毛利率18.2%,低于2023年的21%,也不足2022年的20.5%。
分红2.67亿元
广和通发布2024年年报的当天,还公开了一项分红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2.67亿元。
如果仅观察2022—2024年可发现,这三年广和通每年均给股东分红,现金分红总额分别是6314万元、2.9亿元、2.6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总额6.2亿元,累计回购注销总额为0。
根据2025年一季度财报,广和通董事长张天瑜是广和通最大股东,持股比例36.78%,持股数量约2.81亿股,其中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是2.1亿股,质押的股份有9370万股。
一个插曲是,2023年4月深圳证监局曾对张天瑜出具警示函。
警示函称,张天瑜于2019年12月16日至2023年1月19日期间,因主动减持、新增股份被动稀释、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被动增加等原因,持有广和通的股份比例由44.84%变动至38.05%,累计减少比例为6.79%。“你在持股比例累计变动达到5%时未停止交易公司股票,违反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有媒体统计,2020—2023年张天瑜进行了17轮减持操作,期间合计套现10.18亿元。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任付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果2024年分红方案能够保证张天瑜在有限售条件的股份中获得分红,那么这次分红依然可能对他有利”。
作为一家科技类企业,研发也是外界关注的重点,2022—2024年广和通研发费用分别是5.43亿元、5.4亿元、5.83亿元,研发费用和总营收的比例分别是10.4%、9.6%、8.4%。总体来看,近三年广和通研发费用的增长不及营收增幅。
对此,广州市南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狄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果企业处于快速扩张期,研发费用绝对值更为关键,如果企业处于成熟稳定期,研发费用占比更能体现企业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