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唐山广播电视台
热闹,温暖,平安——
这就是“唐山印象”
“各大景点的游客忒多啊!”这个“五一”假期,我市又火出了圈,有网友惊叹“唐山来了一亿人”。人潮涌动,带来热闹,也带来挑战,在全市各方努力下,各个景区井然有序,整个城市既升腾着令人亲切的烟火气,也涌动着浓浓的温情。
自唐山市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建国里商业街5月1日开街以来,百年老街重现昔日繁华。据统计,“五一”假期超20万人次来到这里游玩打卡。图为5月5日,游客在路南区建国里商业街体验百年老街换新貌的繁华场景。
建国里商业街,百年老街区,盛装新起航。
5月3日午后,河头老街入口处早已排起蜿蜒的长队。在景区外围,执勤交警正疏导着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车流:“您把车顺向停进绿化带间隙就行!”来自石家庄的王先生看这架势彻底松了一口气:“从导航上看,这里的路况全是红色。没成想交警服务这么贴心!”
河头老街,游船满载游客领略盛世华灯。
10万!12万!这是河头老街节期前两天的统计数据。保洁员鲍师傅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景区环境,他和团队的队友们每天都要走3万步以上,他说:“累归累,可游客夸咱这儿环境好时,就特别开心!”在离河头老街不足半小时车程的地方,苏鑫经营的米粒王国稻田理想民宿早在半个月前就挂出了“满房”提示,为了更好地服务来自全国各地携萌宠来游的客人,他致力于打造“宠物友好型民宿”,实现了民宿“叫好又叫座”。
不只是河头老街。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逛景区、观展览、看演出……丰富多彩的文博盛宴在节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公园每天安排9场定点讲解,组织43名志愿者在11个岗位提供咨询指引、协助检票等辅助性工作,提高了游客满意度。讲解过程中,穿插特殊角色扮演(李鸿章、金达)和小小讲解员快板讲解等特色讲解形式,增加了参观的情趣和趣味。发挥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服务功能,在开滦小剧场安排定点相声表演,在矿工食堂、金达咖啡等场所全力保障食品供应,满足游客的就餐及休闲需求。
结合往年经验,景区把游客安全放在首位,提前完善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方案,做好培训演练,优化限流措施,调整旅游动线,增加巡查次数。为避免出现游客拥堵、滞留状况,实施全程电子监测,以便及时疏导分流,确保参观游览秩序。
为提升服务档次和品位,景区工作人员全天值守,深入一线随时观察旅游动向。一线岗位人员全员上岗,文体中心员工作为后备人员随时待命。矿山公园各部门积极协调、通力合作,精心筹备工业文化盛宴,充分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做到零投诉、零事故,展现了开滦文旅成为网红打卡地和城市新地标的独特魅力。
开平花海,市民来到唐山海洋馆参观游览,亲近海洋生物。
培仁历史文化街,五一理想生活节培仁好物市集让游客在假期里尽享文化盛宴,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有唐山的工业旧时光,也有新兴城市的休闲体验。“五一”期间,一场工业记忆与潮流文化碰撞的“春日嘉年华”在园区盛大开幕,多项特色活动亮点纷呈:网红机器狗的舞蹈表演、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纸鸢音乐节上的精彩演出、春光科学实验室里的互动体验,令来自八方的游客连连直呼“玩儿得过瘾”!一位来自廊坊的游客兴奋地对记者说:“以前唐山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座工业城市,没想到现在已是名副其实的旅游打卡地!”
启新1889,游客来此寻找工业历史记忆。
据统计,“五一”期间,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工业风摄影、文创市集、咖啡书店等业态备受青睐,老厂区已成为文化创新的沃土。
南湖桃花潭,游人驾着游船畅游碧树绿水间。
市民在迁西栗香湖房车露营基地露营野餐,享受惬意假日时光。
“唐山这座老工业城市,已经变成旅游城市了!”类似这样的评价,在网友的评论中早不鲜见。上个月,在新京报主办的“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上,新京智库发布了《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并发布了《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2025)》榜单。其中,唐山首次上榜,列全国第14位。
社区里,市民载歌载舞庆佳节。
公园里,市民骑行跑步观美景。
凭借“工业风+烟火气”的双重魅力,我市正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热闹,温暖,平安——这就是游客眼中的“唐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