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营商环境成熟度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中国企业调查概况报告》日前发布。
从公开数据来看,中国的企业调查表现总体较好,尤其在电力可靠性,员工培训普及率,清关速度及电子化水平等方面都是全球领先。
作为电力供应可靠性的一项指标,企业获得电气连接的天数,中国企业以平均只需6天的时间,远超其他地区的效率。
而经历停电的公司百分比,中国通常月停电次数为0,仅有3.7%的企业曾遭遇停电,远低于东亚地区和中高收入经济体40%左右的数据。
贸易方面,以出口为例,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清关平均3天即可,优于东亚地区和中高收入经济体。
从调查区域来看,包括上海在内的东部地区占比超四分之一。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世行营商环境评估的全球标杆城市,上海绝大多数测评点都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22项测评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相比而言,世界银行评估排名第二的新加坡,有10项测评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比如电力可靠性方面,上海的电力接入效率国际领先,尤其是创新提出“拿地建站”新模式,在用地审批阶段就提前介入电网布局,实现土地“带站出让”。这一新模式实施以来,最多可以节省用户6个月的接电时间。在供电可靠性方面,上海市企业填报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长都是0次。
北京清研灵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琪解释说,电力供应是否中断以及电压是否稳定,是考量供电可靠性的两项重要指标。而中国这两项指标一直以来都是在全球相对领先的。仅拿上海来说,也是可以跟东京、新加坡等全球先进城市媲美。它反映出的是一个地区的整体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此外,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上海的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在市场公平竞争方面,世行考察企业更换互联网提供商的感受度,上海市企业这项感受度得分为96.2;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为100。这些测评点都已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除此之外,上海在纳税时长、贷款申请时长、互联网稳定性、仲裁可替代性、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便利性等指标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记者从此次世行中国企业调查项目合作方得知,这次参与调研的对象很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调研结果也反映了企业对于上海营商环境政策举措的落地,有较高的感受度。
如果把世行的评价作为一次全球性的营商环境“考试”,那么上海“应试”的能力,也是来自于改革系统集成,始终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的努力。而“考试”结果则表明,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世行改革的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看看新闻记者: 谢丹青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