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瞿剑
近日,本报《聚焦》栏目报道了我市部分农村地区的空地、桥底成了建筑垃圾“倾倒场”,偷倒建筑垃圾现象屡禁不止。记者采访后,衢江区后溪镇、开化县中村乡、常山县何家乡迅速行动,对建筑垃圾进行了清理,并积极探索常态长效的解决办法。
4月23日,记者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回访。在衢江区后溪镇江滨村一号泵站桥附近,记者看到原本堆在桥两侧空地及桥底的垃圾已经被清理干净。
“《聚焦》栏目记者18日下午向我们反馈问题点位,我们马上组织人员清理,当天晚上就清理完毕了。”后溪镇副镇长季宝文介绍,将进一步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点位的巡查,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提醒村民发现此类问题及线索后,及时向村两委、镇政府反映。下一步,后溪镇会将相关情况通报给执法部门,对违法倾倒建筑垃圾的行为进行查处。
在开化县中村乡张村村,记者看到,此前堆放建筑垃圾的空地上有两辆挖机在平整土地,被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已经清理干净。张村村党支部书记洪军林告诉记者,村里将在空地四周做上围挡,安装视频监控和警示牌,杜绝建筑垃圾再倒入场地内。
“除了做好这个点位的整改外,我们会在全乡范围加强监管力度。”中村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郑小勇表示,将制订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办法,督促各村严格执行。
当天下午,记者又来到常山县何家乡何家村,发现村里修理厂厂房和田地之间的斜坡上,此前倾倒的建筑垃圾已经被清理干净。
何家乡党委副书记严君表示,将采取“人防+技防”措施,除了安排网格员日常巡查,还将利用无人机进行定点巡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并计划设置两个建筑垃圾临时堆放规范点,引导村民集中堆放建筑垃圾,避免偷倒情况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