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近四成座位被“锁”?别让选座费成为侵犯旅客权益的“隐形刺客”
创始人
2025-11-28 06:17:05

(来源:上观新闻)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因“购票阶段经济舱锁座率近四成”问题,集中约谈十家国内航空公司,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所谓航司锁座,即旅客购票阶段发现大部分客舱座位处于锁定状态,必须额外付费或者消耗积分才能在线上选座。追根溯源,这一做法源于国外,中国航司最初只是效仿者。

据业内人士介绍,选座、行李收费等辅助性服务,已经逐渐成为很多国外航司利润的重要来源。国内航司跟进推出“选座收费”,“行李收费”等差异化服务,大多在民航部门进行过报备。

然而,争议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在公众的认知中,通常只有经济舱的第一排或者安全出口等特殊位置的座位才需付费。但如今,锁座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过度化”趋势。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购票阶段锁座比例均值高达38.7%。连一些航司内部人士都承认,在特殊案例中,锁座比例确实“有些高”。

近几年,中国民航的日子不算好过,大部分航司都背负着巨大的盈利压力。通过增值服务创收,本也无可厚非。实际上,消费者也并非全盘否认增值服务收费的合理性,比如廉价航空票价低,无免费行李额的模式,大家已普遍接受。

但真正引发众怒的,是规则的不透明与旅客权益的受损。目前的“锁座”甚至没有规律可言,严重影响旅客的体验。如果一定要把座位的价值变现,那么在购票环节就让消费者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不是销售机票后,在选座环节突然设置障碍,把本该属于基础服务的普通座位也圈起来收费,这就不太合理了。

此次江苏省消保委要求航司“确保免费可选座位数量合理、分布均衡”,并要求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提交。这无疑是规范行业发展的一剂强心针。付费选座,关键在于规则的透明化。正如民航专家指出的,如果不把选座费用算在机票中,那就必须明确规则,比如可以允许10%的优质座位作为航司的“增值服务产品”,但必须确保大部分的座位是可自由选择的,包括靠窗和靠过道座位等。

颇令人玩味的是,面对“大面积锁座”,目前情况下最有效的应对技巧,恰恰是最原始的办法:早点去机场柜台值机,请工作人员帮忙人工选座。在现场值机时,大部分网上“锁座”并需要付费才能选择的座位都可以免费获得。

这未免令人唏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初衷是为了提升效率,如今却因为航司的商业算计,逼着旅客弃之不用,回到人工柜台值机时代。希望航司能借此整改,少一些套路,多一些透明,真正提供有价值的差异化服务,而非靠“大范围锁座”获得不合理利润。

原标题:《机舱近四成座位被“锁”?别让选座费成为侵犯旅客权益的“隐形刺客”》

栏目主编:李晔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倾听中文的世界回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期,安徽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应邀参访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和繁昌博物馆,...
民宿:“小空间” 大有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安徽省岳西县琥珀村,民宿与民居、茶园、青山等相映成景,构成一幅和美乡村的生态画卷...
李鸿达:让“平安之花”持续绽放 转自: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记者 张昊 韩宇  今年1月13日,辽宁省营口市处于零下19℃的低温,刮...
《创新实干促发展》理论热点面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1月26日,“阅读新时代”·《创新实干促发展》理论...
“这片热土,处处是机遇”(侨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拍摄的中国品牌新能源出租车。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摄近日,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