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拍摄的中国品牌新能源出租车。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摄近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贸易展览会在塔什干开幕。展品范围涵盖高端制造、智能科技、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的成就。图为人们在展览会上参观。扎法尔摄(新华社发)
近日,一名学生在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挑选晚会上用的服饰。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摄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赴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举行外长战略对话,并同三国领导人友好交流。明年是中国“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中方将以此为契机,同中亚各国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质效、释放合作潜能,做奔向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开辟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境界,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对于旅居中亚国家的华侨华人而言,中亚这片热土更加生机勃勃了。
切身体会:生机勃勃
王毅表示,三国政局保持稳定,相继进入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起步加速的新时期,到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机勃勃”,这正是受访中亚侨胞的共同感受。
吉尔吉斯斯坦南方华商商会会长杨彩平感慨:“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感觉有点像中国的改革开放。”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中亚机制、上合组织合作机制……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日益密切,我们华侨华人无疑是受益者。”中吉经贸合作促进会会长李全军说。
5年前,中国同中亚五国着眼合作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共同创立了中国—中亚机制,呈现出元首引领、政府推动、各界参与、多轨并行、全面推进的立体多元合作格局。
5年来,中国同中亚贸易水平不断攀升,已成为中亚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同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接近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全年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双方贸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中亚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同中亚投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中国成为中亚国家主要投资来源国。截至目前,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域持续巩固,5G、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不断加强。
中国同中亚国家民间往来蓬勃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中亚五国居民入境中国人数同比增长37.7%,中国内地居民赴中亚人数同比增长50%。中国同中亚国家直航航班已突破每周100次,友城数量达到100对。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鲁班工坊在中亚各国广受欢迎,发挥着传播友谊、促进合作的重要作用。
对于旅居中亚国家的华侨华人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街上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了。塔吉克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秘书长韩东起笑言:“我在塔吉克斯坦待了19年,以前在机场看到的中国面孔百分之七八十我都认识,现在百分之七八十都不认识了。而且,大家来到这里参与的行业也是令人眼花缭乱。‘中亚热’,我真是切身体会到了。”
合作机遇:源源不断
中国中亚合作的最大特点是毗邻而居、手足相亲;最大优势是互有需要、互为补充;最大共识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这片热土,处处是机遇。”韩东起说出了很多中亚侨胞的感受。
中国承建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中吉乌铁路项目、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建成投运杜尚别2号热电厂、比什凯克热电厂现代化改造项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投资建设运营乌兹别克斯坦巴什和赞克尔迪风电项目正式投产……
“近几年,大项目特别多。”对于乌兹别克斯坦华商联合会执行会长刘德文而言,随着项目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机会。“我2017年买地进入酒店行业。近几年,我的酒店基本被来乌参与项目的大企业长期租用。”
机会当然不止于此。
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关键领域之一。2023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明确指出,扩大能源全产业链合作,实施绿色技术、清洁能源等项目,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光伏发电行业为许多中亚侨胞带来了新机遇。
“塔吉克斯坦很缺电,同时又有日照充足的自然条件,所以光伏发电成为重要选择,但是受到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所以特别欢迎中国企业加入。不过,很多中国企业刚开始并不熟悉当地情况,也不了解当地劳工市场。这就成了我们的机会。”韩东起说,“我们帮助中国企业寻找当地劳工,还准备对这些劳工进行前期培训。这也给了我启发,随着塔吉克斯坦各种新兴行业的发展,我们将来可以基于企业需要,对新招募的劳工进行职业培训。我们刚刚加入这个行业,一切还在摸索中。”
刘德文也注意到,身边朋友进入光伏领域的越来越多了。“乌兹别克斯坦正加速推进绿色转型,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措施。当然,低成本也是大家选择光伏板的重要原因。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民间企业,对光伏板都有需求。而中国光伏产业具备全球领先优势,中国制造的光伏板很受欢迎。我们侨胞有中国国内资源优势,所以越来越多人进入了这个领域。”
展望未来:更好发展
在观察力敏锐的人眼中,处处是机遇。将来,随着中吉乌铁路的开通、乌兹别克斯坦的快速发展,侨胞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在观察力敏锐的人眼中,处处是机遇。
最近,吉尔吉斯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江潮新刚带着一个中国企业代表团赴伊塞克湖州进行了商务考察,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合作等议题展开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10月底,吉尔吉斯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代表还到纳伦州参与了一场经济发展合作洽谈会,聚焦纳伦州的水电开发项目,并深入探讨了城市规划、房地产、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机遇。
“现在,中国国内大量企业和人员看好吉尔吉斯斯坦的机会。我们很愿意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渠道,成为连接中国企业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桥梁和纽带,为两国友好关系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江潮新说。
中国面孔的增加让李全军长久以来的一个想法终于看到了落地的希望。“我一直希望办一所有汉语教学的学校,之前条件一直不成熟。这几年,尤其是中国—中亚机制创立以来,随着项目来到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国孩子越来越多,我在当地各方面的资源也有了一定积累,还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终于可以把想法付诸实施了。”李全军和朋友共办的三语国际学校很快就可以进入招生阶段了,“学校开始阶段不会考虑盈利问题,将来希望能实现商业化运营。”
吉尔吉斯斯坦已正式接任2025年至2026年度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李全军更忙了:他不仅忙着推进他创作的小说《爱在比什凯克》转化为影视剧,该项目此前已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作为中吉重点项目签约;还参与筹办明年的中吉电影节,为两国影视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此外,他还有几个项目在推进中……
变化也在发生着。“现在吉尔吉斯斯坦会说中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网络也方便了,所以华侨华人曾经熟悉的贸易领域接下来竞争会很激烈。我们当地的华侨华人已经开始转变思路,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杨彩平和很多旅吉华侨华人一样,都是贸易起家。如今,她已经开始准备开启“前店后厂”模式,“将来,随着中吉乌铁路的开通,我们的发展前景也必定更加光明。”
“从古丝绸之路的时代开始,乌兹别克斯坦人就很擅长做生意。如今,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发展很快,与中国的关系稳步推进,中乌贸易领域很可能会是当地人主导。我们华侨华人很务实,瞄准的都是投资规模大和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相信随着乌兹别克斯坦的快速发展,侨胞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刘德文说。(本报记者 张 红)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28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