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8月6日电 (魏薇 实习生 张煜恒)5日,甘肃银行公告称,该行与甘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甘肃资管)签订资产转让合同,同意以人民币153亿元的代价向甘肃资管出售所出售资产。资产转让合同须待独立股东于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中新经纬注意到,这是去年6月以来,甘肃银行第五次向甘肃资管出售相关资产。
出售近两百亿低效益资产
据公告,甘肃银行所出售资产为该行持有的若干低效益资产所组成的资产包,包括信贷资产及金融投资资产。信贷资产主要为贷款,行业分布包括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采矿业,本金总额为40.85亿元。金融投资资产的本金总额为137.79亿元,包括信托产品76.23亿元、资管计划40.98亿元、债券18.59亿元,以及私募基金1.99亿元。
公告称,截至交易基准日,所出售资产的本金及利息账面余额约为197.19亿元。在扣除该行已为所出售资产计提的约47.97亿元的减值准备后,所出售资产的账面净值约为149.22亿元。
公告显示,甘肃银行将收到的资产出售事项的代价为153亿元,其中首付款80亿元,剩余代价73亿元将在五年内分期支付。在考虑时间价值后,剩余代价的现值估计约为67.96亿元,资产出售事项的代价总现值约为147.96亿元。根据所出售资产的账面净值及代价现值估算,预计资产出售事项将产生的负面财务影响约为1.26亿元。上述估计或有别于资产出售事项的实际财务影响。
对于进行资产出售事项的理由,甘肃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所出售资产属于该行的低效益资产。资产出售事项有利于改善甘肃银行资产质量及优化资产结构,减少拨备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可以进一步优化该行相关财务指标,提高盈利能力。同时,资产出售事项可降低该行风险加权资产,并提高该行资本充足率,这也是盘活信贷资源、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有效办法,将进一步夯实该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甘肃资管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业务资质,同意受让所出售资产,改善该行经营指标。
对于所得资金的用途,公告表示,资产出售事项所得资金将用于甘肃银行一般营运资金。该行将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有力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已向甘肃资管转让五次资产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算上本次转让的低效益资产包,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甘肃银行共向甘肃资管转让五次资产,此前四次均为不良资产。
以上述表格数据计算,甘肃银行2024年6月以来已向甘肃资管转让12.28亿元不良资产,代价合计约2.15亿元,预计录得亏损共计约7.19亿元。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低效益资产和不良资产在银行的资产分类中代表不同风险和收益状态。不良资产主要指债务人无法按期足额偿还本息,已出现明显违约风险的资产,其核心特征是回收可能性低、信用风险高,银行需计提较高拨备以覆盖潜在损失。而低效益资产则是指虽未发生实质性违约,但收益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或银行内部考核标准、资金占用效率低的资产,这类资产虽未违约但未能实现资金的最优利用,长期持有会拉低资产收益率。
薛洪言指出,银行转让这两类资产的核心动机在于优化资产结构与风险管控。对于不良资产,转让可快速剥离坏账,减少风险敞口,避免不良率快速攀升,同时释放被占用的信贷资源,投向更优质的客户或业务。而转让低效益资产则是为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出售低回报资产,银行可将回收资金重新配置到收益率更高的领域,从而改善整体盈利水平。
薛洪言进一步指出,银行通过转让上述资产还可借助地方AMC等专业机构的风险定价和重组能力,提升资产处置效率,同时向市场传递主动风险化解信号,缓解投资者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甘肃银行是由甘肃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2011年11月19日正式挂牌开业,2018年1月1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下辖19家一级分行,建成营业机构199家,金融服务已覆盖甘肃省14个市州及县域。
据甘肃银行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该行实现总营业收入59.54亿元,同比减少10.70%;实现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减少9.6%。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甘肃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9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34.05%,较上年末增加0.66个百分点。
甘肃资管成立于2016年3月24日,是甘肃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20亿元。甘肃资管主营业务包括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投资和处置;对外投资;财富及资产管理;财务、投资、法律、风险管理、资产及项目评估咨询和顾问及有色金属投资和交易等。
(中新经纬APP)
]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