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高爱臣 王宁 盛夏时节,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景区牛羊成群、水草丰美,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中,有一群穿着“红马甲”的身影穿梭其间,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由布尔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退役军人志愿者,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赢得游客一致称赞。 “如何找到又好又经济的住宿?”“预约喀纳斯博物馆有啥注意事项?”……“我们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很高兴为您提供志愿服务。” 一问一答,游客伸出大拇指,连声道谢:“为您点赞!” 布尔津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旅游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县域内除国家5A级旅游景区喀纳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彩滩外,还有30余处旅游景点。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民族风情元素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发挥退役军人优势,守护好‘人间净土、童话边城’这张旅游名片,确保游客出行方便、安全、舒适。”布尔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动员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引导他们用心用情为游客排忧解难,展现退役军人担当作为。 倡议活动迅速得到退役军人群体积极响应,他们深入景区开展旅游咨询、线路指引、寄存行李、垃圾清理、停车引导等志愿服务。志愿者服务队中,有兵龄30多年的老队员,也有刚退役不久的年轻人,大家满腔热情,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连心桥”,有问必答、有呼必应、有难必帮。 天刚蒙蒙亮,在贾登峪门票站,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董胜已经开始捡拾散落的烟头、果皮等垃圾,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流下来。看见街口果皮箱快满了,董胜麻利地将箱内垃圾清理出来,更换上新垃圾袋,快速将果皮箱表面擦拭干净。在场游客受到感染,自觉加入清洁队伍。 在禾木村,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在村里,人字形屋顶由木板钉成。退役军人哈孜哈力·阿布扎力路过一家民宿时,发现有纸箱、泡沫箱等易燃物堆积在木屋门口,便第一时间提醒商家加强防火意识,提高消防灭火能力。“部队这个大熔炉锤炼了我们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品质,退役不褪色,我要在服务社会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哈孜哈力·阿布扎力说。 喀纳斯景区风景如画,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临水打卡的游客特别多。“总有人不小心跌落水中。”退役军人杨再新说,他一边清理垃圾,一边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游客们投来赞许的目光,称赞“退役军人真是好样的!”杨再新不仅帮助游客找回走散孩童、身份证件、手机钱包财物,救助落水群众,而且还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从橄榄绿到志愿红,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夜幕降临,结束志愿服务的董胜和队友们回到家,累得瘫坐在椅子上。“游客的笑脸和点赞是我最大的动力。一天跑下来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帮游客排忧解难,我心里甜滋滋的。”说着,董胜朴实地笑了。
上一篇:“有礼待客”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