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胡传仁 夏训巍 看着生产车间机器满负荷运转,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某建材公司负责人心里乐开了花。近日,他指着手头的财务报表笑着对《法治日报》记者说:“现在生产线全开,订单排到下个月。多亏检察院开展的涉企‘挂案’专项清理行动,让我们企业重获新生。” 时间回溯至2021年,这家建材公司因逾期未偿还贷款,银行报警称其涉嫌骗取贷款,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时间一天天过去,对企业而言,“涉嫌犯罪”的标签让其举步维艰,银行断贷、项目暂停。 “我们不是不还贷款,只是企业突然遇到困难。我们正在想方设法恢复生产。”公司负责人向多个部门反映。转机出现在2024年11月,淮滨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涉企“挂案”专项清理行动中组成专班,在查阅案卷资料的同时,分别走访10余名关键证人。 经核查,工作专班发现,某建材公司给银行提供了真实的抵押,因公司另一合伙人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将抵押物私自处置,造成银行贷款无法偿还。淮滨县检察院经研究,认为某建材公司不构成刑事犯罪,建议公安机关依法撤销案件。2024年12月底,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 拿到撤销案件通知书后,某建材公司迅速筹备生产,今年3月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截至目前,信阳市检察机关清理涉企“挂案”28件,纠正不规范侦查行为23件次,涉案企业重新恢复活力。 据介绍,为防止涉企“挂案”问题反弹,信阳市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建立“双周联席、月度通报”机制,通过数据共享、联合研判,从源头上堵住立案不查、久侦不决漏洞,同时建立“案件评查+动态监测”监督模式,对涉企案件实行全流程跟踪,发现问题立即制发检察建议。 今年以来,信阳市检察院打造“云链企检”智慧服务平台,企业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线完成法律咨询、案件查询等服务。目前,通过该平台已解决企业诉求180余件。此外,全市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倾听企业诉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体检报告”,帮助企业有效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