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文娟)“行走京华大地 感悟思想伟力”主题采访团日前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域,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这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正散发着迷人光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投集团获悉,城市绿心森林公园5年来已接待近1500万人次,成为市民享受自然、感受文化、体验活力的绝佳去处。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所在的11.2平方公里土地,曾经是东方化工厂、造纸七厂等老旧厂区以及三个村庄的所在地。改造前,片区工厂停产废弃,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随着首都功能定位的调整,北投集团于2016年启动了城市绿心改造建设工作,宛如给这个片区带来了一场华丽的大变身。
走进公园,曾是污染的化工厂核心区,如今混合播种了各类植物,形成荒草、灌草、疏林、密林的自然风貌,成为近200种鸟兽的家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雀鹰、灰脸鹰等在此栖息。5.5公里的星形园路环串联起 “二十四节气林窗”,沿途四季风景各异,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彩叶斑斓,冬天动物灵动。六环路景观带、大运河文化带、运河故道景观带各具特色,其中运河故道景观带依托明清河道遗址,复原 2.5公里古河道,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五片区”涵盖文化区、市民区、体育区、雨洪区、科普区,满足市民多样需求。
据北投绿心公司工程部副部长运向杰介绍,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对部分厂房、村庄等进行更新改造,植入公共服务、文化展示、商业购物、体育休闲等多种功能,这里不仅是跑步爱好者的天堂,设有专门的跑步道;也是露营者的理想之地,大片草坪可供搭起帐篷享受户外时光;还会举办各类演出,丰富市民精神生活。围绕公园,绿心片区为文体及配套产业发展提供载体,绿心活力汇运动场馆、网球主题酒店、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等相继落地。北京科技周、绿色发展论坛、马拉松、音乐节等活动也在此举办,真正成为市民的“城市客厅”。
此外,公园采取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管控措施,打造出大规模的绿色生态本底,并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塑造精细地形,开挖湖泊,有效应对防洪难题,实现 50 年一遇洪水不外排。运用“地源热泵 + 光伏发电”技术,通过“国内+国外”权威双认证,成为北京市首个“全域零碳公园”。经过近五年的精心运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已焕发出勃勃生机。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9月29日开园以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已接待近1500万人次,绘就城市副中心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