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最高人民检察院
小杨在8岁那年被老杨领养
但他和养母的关系并不好
这让小杨产生了离开这个家的念头
他想自己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
向养母证明自己的能力
不过,小杨的“闯荡”并不顺利
……
近日,浙江省平阳县检察院检察官蒋贤德早早来到看守所。他和即将被送到监狱执行刑罚的小杨(化名)约定,今天要让他和养父老杨打个视频电话,见上一面。
随着视频接通,老杨黝黑的脸庞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小杨的嘴唇颤抖了几下,一句“爸爸”脱口而出。
“哎,哎!”老杨不停答应着。
这是自小杨离开家以后,15年来,父子俩第一次见面。
外出闯荡
1996年,小杨出生在云南一个小村子里。父母双双离世后,8岁那年,他被老杨领养。据小杨说,他的爷爷奶奶和养父都对他十分关心,但他和养母的关系不好,小时候曾因他偷拿了奶奶的十几元钱,被养母用藤条狠狠地打。
与养母的关系恶化让小杨产生了离开这个家的念头。14岁那年,小杨跟着堂伯外出做生意,却在半路上偷偷离开。小杨告诉蒋贤德,他是想自己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好向养母证明自己的能力。
不过,小杨的“闯荡”并不顺利。他从来没有做过正式工作,靠着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手里有了积蓄后,小杨来到上海,不久后结识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马某。
马某经常来小杨工作的地方。一来二去,两人便熟悉起来,马某还成了小杨的“大哥”。不过,马某并没有引导小杨走正路,他此前就因犯盗窃罪被判处刑罚,此后更是干起了“老本行”,带着小杨在上海、浙江平阳等地盗窃电瓶车牟利,小杨也因犯盗窃罪被判处刑罚。而小杨第一次服刑的时候,才刚满18岁。
2024年8月,小杨来到平阳,伙同他人多次盗走工地上的电缆线并卖出,累计涉案金额4万余元。
命运转折
2024年12月,小杨被公安机关抓获。今年1月,该案被移送平阳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蒋贤德在审查卷宗时发现,小杨的户籍材料没有对应的人像照片和指纹采集等生物信息情况。
这让蒋贤德觉得很是奇怪。按理说,办理身份证的时候,公安机关就会要求进行指纹采集,为何小杨的户籍材料一片空白?
这个疑问在小杨第一次接受讯问时有了答案——小杨从来没有办理过身份证。这让蒋贤德更加疑惑,小杨这几年辗转过不同地方,没有身份证如何坐车、住宿?
“没有办法,只能在站外上车,坐那种不用买票的车,住宿都是通过朋友来租房子,微信也是让朋友帮我注册的。”小杨的语气很平静。
没有身份证,生病不能去医院,出行只能搭黑车,无法从事正式工作,小杨的生活一直浑浑噩噩。这样的生活与自己离开家时的想象大相径庭,小杨更加不敢回家,就这样逐渐与家庭切断了联系。
“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即使是犯罪嫌疑人,我们也要平等地保护他的法定权益,而且小杨有了正式身份,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改造、回归社会。”了解小杨的情况后,蒋贤德决定“还”他一个身份。
回家之路
2019年,云南省开展人口普查,因小杨多年未归,老杨只能配合警方对儿子作销户处理,这也是小杨的户籍材料一片空白的原因。
根据法律规定,小杨想要获得身份,需要证明他为此前被注销户口的那个人。据此,平阳县检察院与该案经办民警联系,由公安机关将协查函发送至云南当地派出所。
得知儿子还活着,老杨的心情十分激动。民警将小杨的犯罪情况告诉老杨后,他的语气依然坚定:“只要儿子能痛改前非,我就愿意认他,我们还是一家人。”但老杨又有些担忧,儿子离开家时还是少年,现在已经长大成人,自己是否还能认出他?
这个难题摆在了蒋贤德的面前。“一般来说,想要证明身份,最常见的是DNA鉴定,但是小杨并不是老杨的亲生儿子,鉴定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在办案中还会采用亲属辨认这个方式,但小杨离开家时才14岁,现在的样子和当时肯定不一样,老杨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外,小杨当年的户籍在注销前就没有照片信息,老杨也不曾为他留下任何生活照,根据照片辨认的方法也不可行。”蒋贤德决定采用另一种方式,让小杨描述自己的体貌特征与成长经历,再用老杨的证言加以印证。
“我身上有伤疤和胎记,父亲说不定还记得。”小杨撸起袖子,他的右手臂上有一块伤疤,这是他被家里养的狗咬伤后留下的。此外,小杨告诉蒋贤德,他当时住在家里的二楼。
不久后,老杨的证言传来,他的证言与小杨的描述一致,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小杨的身份。
今年3月,在检察官和公安民警的见证下,小杨采集了人像、录了指纹,公安民警将相关谈话笔录、户口恢复申请报告等材料邮寄至云南当地公安机关,帮助小杨恢复了户口。
今年3月24日,在检察官和民警的见证下,小杨核对个人户籍信息,申领了人生的第一张身份证。4月6日,蒋贤德收到了公安机关寄来的小杨的身份证,他拿到看守所,让小杨亲自拆开了包裹。“无依无靠十多年,现在才发现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帮助我,让我找回身份,我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团圆。”拿着身份证,小杨激动地说。
4月21日,经平阳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杨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判决生效后,得知父子俩对彼此十分想念,蒋贤德便为他们争取到了见面的机会,这才有了故事开头的一幕。
蒋贤德没有打扰父子俩的温馨时刻。他就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电话里,老杨还在和小杨一起畅想着未来:“儿子,你好好改造,出来就回家……”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作者:高可 龚婵婵 钟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