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抢手的家政本科生,击穿了哪些偏见?
创始人
2025-07-08 23:02:01
0

刚刚过去的6月,浙江首批家政本科生毕业。据潮新闻报道,2021年,浙江树人学院招收首批家政学本科生,随着该校首批家政本科生毕业,这些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不错的选择。据报道,这届学生有三分之一投身康养领域,三分之一进入托育行业,还有人成为家政培训师或加入家庭健康管理创业公司,可谓“毕业即就业”,早早被“一抢而空”。

浙江首届家政学本科毕业生接受拨穗礼。

大学家政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完成精准对接,这不仅意味着家政服务不再与“低端”画等号,也足以表明市场对高素质家政人才的渴求。

事实上,这里首先要厘清的一个概念是,家政学本科教育,并非仅仅是为了培养一线服务人员,而是为了培育具备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的行业引领者。其学科培养要求中,不仅要求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

如果细究就会发现,出现这样的现象,实属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层次家政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多,家政不再是人们以往认知中的“粗放型”行业,而是逐渐趋向专业化、精品化。当下的家政需求早已超越简单的打扫卫生、做饭和哄孩子,而是呈现出高度细分的态势。像老年护理、科学育儿乃至家庭管理等精细化的服务,都呼唤具备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换言之,现代家政业早已突破“保姆保洁”的传统印象。以浙江树人学院为例,该校一名教师表示,学生们遍布在“一老一小”服务领域,也有涉足物业管理、家居生活的,但没有人直接去当月嫂、保姆。可见,家政本科专业所拥有的专业深度和职业广度,并非一句“保姆专业”的片面认知就能概括的。

在托育工作中的家政学毕业生。

多元服务场景的涌现,自然会让经过专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更何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去年曾透露:初步估算家政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正是因为有了海量的需求驱动,才让家政本科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订”。

当然,从传统的劳务型工作内容到如今的现代服务业,家政业的转型与变革正拓展出更为丰富的就业场景。反之,随着专业化的人才进入家政行业,势必也会驱动行业向着更深层次变革。

在此背景下,此前关于家政本科专业毕业生“大材小用”的偏见与质疑,自然也会变小。毕竟,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本就无高低之分,职业的价值也不在于“头衔”的光鲜与否。当家政岗位凭借专业门槛获得体面收入与社会认可,“大学生做家政”便不再是“屈才”。

收纳课是家政学专业的必修课。

这其实也是高等教育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本就合乎社会期待,也是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专业人才与行业需求实现精准匹配,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相应的转化。这种主动为之,需要观念层面的前瞻性,更需要一定的“决策勇气”。

总而言之,市场对专业化家政人才的旺盛需求,决定了家政本科生广阔的就业前景。部分公众也大可不必再用旧眼光去看家政本科生,在职业多元化的今天,及时调整认知,方能真正理解职业价值的多元内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江西农业...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建于2001年7月,是经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教育的独立...
崇山村:消失的,生长的 1994年,崇山村村民代表提交要求日本国履行赔偿的联合诉状。受访者供图2025年6月,浙江义乌的崇山...
最新或2023(历届)景德镇陶...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
人才软实力 绘就科创新图景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及庆玲   通讯员  杨晓磊  包雪晶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法律制度供给 转自:法治日报□ 李蕊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