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五角大楼下属的国防安全合作局近日宣布,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台湾地区出售3.3亿美元的军售包裹,内容包括美国F-16战斗机、C-130军用运输机以及台自制防御战机(IDF)的零部件。
五角大楼在声明中指出,出售这些军用飞机零部件符合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并且不会对本地区的力量平衡造成影响。 这笔军售可能是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后批准的第一笔对台军售案。虽然这其中不涉及某些强力武器,但从一些最近的情况来看,这笔军售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军售案发生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刚刚举行的釜山会晤之后,虽然会晤中两国没有讨论台湾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任意行事。尤其是向台湾地区出售军售,很容易被“台独”分裂势力解读为美国的支持,这可能会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影响中美关系。接下来的关键在于中国将采取何种反制措施。 其次,近期中国大陆加大了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包括立案侦查“台独”分子沈伯洋,以及搜集“台独”分子温子渝(网名“八炯”)和陈柏源(网名“闽南狼”)等的违法犯罪线索。中国连续出台一系列措施,给“台独”分子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批准这笔军售案,无疑是在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可能会鼓励他们继续依赖美国,推动分裂活动。 更重要的是,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发表了错误的涉台言论,引发了中日之间的外交风波,并且中方的警告已经升高,几乎达到了摊牌的地步。由于中方对日本的警告十分强硬,美国不敢以损害中美关系的方式站队日本,因此批准这笔军售案,显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日本对抗中国。 此外,这也可能是美国对中国进行的一次“压力测试”。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处于劣势,因此不敢在其他问题上与中国过于对抗。但随着中美贸易休战期的到来,美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意图。 然而,如果美国批准更加敏感的强力武器军售案,可能会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应。因此,美国选择从不太敏感的零部件入手,一步步测试中国的容忍底线,逐步调整对台军售的力度。 从中国的立场来看,不仅仅是因为这次零部件的军售,即使是稍微涉及对台的任何军售行为,中国都不能容忍。更何况,这很可能是美国的一次“压力测试”。因此,中国应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坚决打击美国的图谋,向“台独”分裂势力和日本表明,依靠美国在台海搞事是绝对不可行的,哪怕美军介入,中国也一定会毫不手软。 当然,美国也害怕被卷入台海的复杂局势,这就是为什么五角大楼在声明中特意提到,“不会改变本地区力量平衡”这一表述。这更像是一种“免责声明”,表示美国无意与中国对抗,希望中方不要对美国进行报复。 但美国最好的“免责声明”应当是明确表态反对“台独”立场,并且立即停止对台军售。现在,美国虽然提出了“免责声明”,但仍批准了对台军售,实际上凸显了美国的矛盾心态。它一方面希望继续利用“以台制华”的策略,另一方面却又不敢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中国的综合实力尚未足够强大,才让美国心存幻想。但如果中国也拥有十艘航母这样的战略力量时,美国可能就不会再想着通过遏制中国来牵制中国的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