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云端小学”有一支承载着孩子们梦想的足球队,当地足球协会主席罗军:
足球小将们在训练。
学校房子上有个“足球”。
学校的足球文化墙。
5月下旬,在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举行。一支曾获得中国女足球星王霜指导的村小女子足球队,在两场比赛中连续零封对手,打进24球,成为最受瞩目的队伍。
这支女子足球队,来自海拔2700米的昭觉县谷曲镇“云端小学”——瓦吾小学。此前,中国女足为她们捐建了一个7人制的球场,取名“玫瑰希望球场”。孩子们的教练,是通过足球走出大山又回到这里教学的两位年轻人:马克、拉机。
而马克、拉机的“带路人”,是昭觉县资深足球人——拉莫足球协会主席罗军。昭觉各中小学的足球教练,几乎都是罗军的学生。
近年来,足球运动在昭觉开展得轰轰烈烈,老中青小各支球队,多次拿到凉山州足球比赛的冠亚季军。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昭觉采访了罗军,与他聊了聊昭觉的足球发展。
从泥巴地到伯纳乌
今年46岁的罗军,7岁时便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
1986年,罗军随母亲从金阳县搬到昭觉县,在凉山民族师范学校附小读书,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足球。尘土飞扬的泥巴地,几块石头往地上一放就成了球门,一群人在泥地里抢球,浑身上下都是泥巴,“看着像疯了,但那是足球带来的快乐。”
那时,孩子们没有其他玩具,一个足球可以一群人玩,抢不到场地的时候,在田里也可以踢。
17岁时,罗军考入凉山民族师范学校,并在那里组建了一支班级足球队,取名“萌狮”。为了购买队服,每个人把饭票省下来换成钱。罗军记得,他们是全校唯一拥有统一队服的球队,白色短裤配蓝色上衣,“有点像意大利队”。
很多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军来到了皇马主场伯纳乌球场参观学习。走入球场那一刻,罗军热泪盈眶,他说:“没有足球,我可能一辈子也到不了这里。”
拉莫的故事
“踏着晨光出发,迎接希望梦想,在奔跑的路上,挥洒自由和汗水。”这是歌曲《拉莫的故事》中的歌词,创作和演唱者,正是罗军及一批凉山籍歌手。
提到昭觉足球,“拉莫”是一个绕不开的词。早在上世纪末,昭觉县的足球运动就已开展起来。1983年,昭觉县诞生首场“足球联赛”,属于民间性质。两年后,该赛事被正式命名为“拉莫杯”。1986年,“拉莫杯”转由县政府主办。
拉莫,在彝语中是老虎的意思。在罗军看来,“拉莫”代表的正是顽强、坚韧和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从最开始画海报、写黑板报预约比赛,到如今成为凉山州影响力最大的比赛,“拉莫杯”陪伴罗军长大,他也逐渐从球员成长为“拉莫足球掌门人”。
2018年,昭觉县修建了凉山州第一个标准化足球场,当时正在昭觉文化体育部门工作的罗军立即着手组织比赛,当年就举办了有9支球队参与的“足球之夜”,影响颇大。
自那以后,昭觉足球受到了越来越多媒体和企业的关注。那些喜欢足球的孩子们,也触摸到了“梦想”的衣角,有的通过足球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之后走进大学校园;有的甚至被国内职业足球梯队看中,前往长春、上海等地进行专业训练。
玫瑰希望球场
今年就读于省重点中学昭觉中学的16岁高二男生吉牛木牛,2020年从瓦吾小学毕业时,学校的球场还是一片草地。他是瓦吾小学第一批开始练习足球的学生之一,那一批有20多个孩子,只有一个女球员。靠着足球特长,吉牛木牛考上了昭觉最好的初中和高中。
因地处昭觉县海拔2700多米的高山,常年云雾缭绕,瓦吾小学又被称为“云端小学”。
2022年7月,中国女足宣布“第二座中国女足主题球场将建在四川凉山昭觉县瓦吾小学,让这里的孩子们能告别泥地,拥有自己的足球场。”至此,一座7人制的足球场在山顶落成,取名“玫瑰希望球场”。
依托这座球场,很快,瓦吾小学组建了男、女4支球队,全校120多名学生中,三分之一在练习足球。
13岁的吉牛日作是吉牛木牛的妹妹,在瓦吾小学上六年级,她是学校女子足球队的前锋,也是这所学校的“当家球星”。
2024年,中国女足球星王霜来到这里,与吉牛日作等女足队员同吃同住一周,给孩子们做饭,教她们基本功和足球知识。
2025年5月24日,在王霜来到瓦吾小学近一周年之际,昭觉县启动了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在足球比赛上,吉牛日作两场比赛打进8球,她所在的球队在两场比赛中打入24球,并最终夺得冠军。谈及未来和梦想,小姑娘毫不犹豫地答道:“想当球星”。
梦想与传承
瓦吾小学的每场比赛前,教练马克和拉机都会带着孩子们进行半个小时的赛前热身。开赛后,他们也总会在场边大声呼喊,指挥球员们进攻和防守。
27岁的马克是昭觉当地人,高中就读于昭觉中学,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被罗军选入拉莫队。
大学毕业后,马克在外地当了一段时间辅警。去年,罗军在拉莫队微信群里发消息,“瓦吾小学差两名足球教练,谁愿意来?”看到消息后,马克第一时间报了名,跟自己的教练罗军一样,完成了从球员到教练的身份转变。
“以前当球员,就只管做好自己,努力赢得比赛就行。现在当教练,带孩子完全不一样了。”在马克看来,教练身上扛着的是一群孩子的梦想和未来,“我是因为足球才能走出这片大山,我也希望能通过足球,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我很少有时间亲自教孩子们踢球了,我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外出学习、参加培训上,学习结束,又回来培训教练。”罗军说,他一个人教学生,一次只能教10多个,满足不了众多孩子的需求,但他培训教练,就会有若干的“10多个”孩子接触到足球。
“从来没有想过能培养出一名职业球员甚至球星,只是希望通过足球,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个梦想,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从小学会团队协作,带给他们书本以外的知识和选择。我相信,足球会带孩子们走出大山。”罗军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张奕丹 刁明康 凉山昭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