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将在全球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当技术标准成为新时代的“航海图”,当数字生态演化为“新大陆”,阿里云与中国企业的这场远征,终将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年5月22日,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在杭州召开,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宣布了一项战略级计划: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投入超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这一投资规模创下阿里云历史之最,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标志着中国企业全球化从“商品输出”向“技术生态输出”的深刻转型。
吴泳铭指出,中国市场的极端场景淬炼——如“双11”每秒处理70万笔订单、春运期间支撑数亿人次的12306系统——培育了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如今,阿里云已经在全球构建了29个公共云region,覆盖70多个国家,拥有87个可用区及上千个边缘节点,服务25万出海企业,覆盖游戏、汽车、制造等领域。随着通义千问模型Qwen3支持119种语言、PixVerse视频生成技术引爆全球创作热潮,中国技术正通过云计算与AI重塑全球产业链逻辑。这场“新大航海”不仅是市场的拓展,更是技术标准与数字生态话语权的争夺。
01
阿里云引领数字出海新航道
吴泳铭在会上指出:“走向全球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拥有14亿人的庞大市场,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全球最多的研发工程师,高强度、多样化的国内竞争环境让中国企业具备了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的天然优势。”他回顾阿里创业史时特别提道:“1999年阿里巴巴诞生伊始就以alibaba.com为切口,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把中国商品卖到海外,货通天下。现在,中国企业出海进入新的阶段,我们不再仅限于商品出海,而是中国的技术、品牌和高端制造走向全球。”
如果说过去二十年的商品出海是“借船出海”,那么当下的技术出海则需要“造船远航”。
而AI技术则是阿里云助力企业出海的“超级引擎”。吴泳铭详细介绍了阿里云的明星AI大模型“通义千问3”。他指出:“通义千问模型Qwen3已成为全球顶级开源模型之一,支持119种语言,覆盖全球主流和小语种市场,在东南亚、日本和中东广受欢迎。阿里云已累计开源超过200个基础模型,衍生模型超10万个,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生态族群。”
除了通义千问这一语言大模型,阿里云也在积极地发展视觉生成大模型——通义万相。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技术官、通义实验室负责人周靖人表示:“我们在2月份的时候发布了通义万相2.1,这个视觉生成大模型包括了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图生图等方方面面的能力。当初这个模型一经发布,就荣登权威评测榜单榜首。”
在此基础上,阿里云ECS产品历经九次迭代,以其高性能、高性价比、安全可靠的特点,成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算力基石。周靖人提道:“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很多企业能够用我们丰富算力的布局,不断拓展自己的海外业务,例如小鹏汽车、网易游戏的海外业务拓展等等。”
阿里云积极布局GPU架构,通过灵骏智算集群构建全球化算力网络。周靖人强调:“灵骏集群在海外部署规模超10万张GPU卡,并配备存储、网络的全栈优化,支撑企业实现AI训练与推理的线性扩展。”
阿里云的容器技术实现“一次开发,全球同步”。周靖人解释道:“容器技术的全球同步能力,让企业在中国完成开发后,即可通过全球算力编排一键部署至各区域,显著降低云计算使用门槛。海外的企业不断利用我们容器的能力跟自己业务的部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全球部署体系,以及全球业务监控。”
在全球化业务拓展中,存储能力是企业出海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阿里云围绕多元化场景需求,构建了覆盖全链路的存储产品矩阵,成为中企出海的坚实底座。
对象存储OSS作为全球企业广泛采用的服务,以高可用性与EB级容量为核心优势。周靖人指出:“OSS已实现全球部署,提供跨地域容灾、版本控制等全方位能力,可满足企业在任意区域对高可用存储方案的严苛需求。”
弹性块存储EBS则聚焦高性能场景,其企业级版本支持300万次随机IOPS与12GB/秒吞吐量,弹性扩容能力可应对突发业务流量。专为AI训练与推理优化设计的并行文件存储CPFS,提供高达20TB/秒的带宽,并具备海量小文件高效处理能力。
边缘计算则成为破解低延迟与数据合规难题的利器。在实时互动直播、工业物联网等领域,边缘节点能够将计算能力下沉至用户附近,减少数据传输延迟。阿里云的边缘计算节点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为对低延迟有高要求的企业提供了关键支持。周靖人表示:“今天我们边缘节点已经覆盖了20多个国家(海外),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各样本地的部署方案。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帮助大家去符合当地一系列的合规,真正做到数据不出境。”
02
阿里云赋能企业出海实践
阿里云通过Model Studio(海外的百炼)和Agent Scope平台,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周靖人提道:“已有30万开发者基于阿里云构建AI智能体,涵盖广告创意生成、跨境客服等场景。”AI技术正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全面赋能企业全球化创新。
在众多企业中,爱诗科技便是借助阿里云AI技术实现全球化发展的典型代表。爱诗科技联合创始人谢旭璋现场分享了该公司依托阿里云技术实现全球快速扩张的真实案例。他表示:“AI企业出海与传统企业不同,我们一直在坚持用Day1做全球化,从成立第一天起就面向全球市场。我们视频生成产品PixVerse依托阿里云全球云计算网络和智算平台,实现了高速全球数据同步和实时视频生成。如今PixVerse在全球已拥有超过6000万用户,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视频生成平台之一。”
以往AI视频生成模型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生成,现在通过阿里云的高性能灵骏智算平台,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我们把高质量的模型压到全球最快,PixVerse的视频生成时间缩短到5至10秒,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谢旭璋进一步介绍。
通过将AI视频生成技术与社交媒体平台深度融合,爱诗科技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互动式的视频创作体验。凭借这些优势,“毒液变身”视频效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播放量和观看人次超过几亿;在TikTok上无数普通人可以通过Pixverse的AI功能,首次以低门槛、简便的方式创作出有趣的视频,并获得了显著的正向反馈。爱诗科技的成功案例揭示了AI技术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巨大潜力。
除了爱诗科技,众多其他企业也在借助阿里云的AI技术实现创新发展。东方航空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徐喆表示:“东方航空依托阿里云‘云+AI’实现技术加速迭代,支撑了订单、合规、营销和AI应用等出海业务的创新。”
同样,美的集团已基于阿里云公共云算力,包括存储、云网络、云安全和云数据库等,打造海外区域业务数字底座。未来双方将在出海和AI方面展开更多合作。
广汽集团采取阿里云规划的“区域中心+国家站”混合架构,解决了合规难题,海外车联网系统已在阿里云上建设完成。广汽集团基础架构负责人王麒钧表示,在中东地区,广汽车联网系统采用阿里云Lindorm大数据引擎后显著提效,数据处理成本较使用海外云厂商同类产品降低50%。
03
构建合规与服务一体化体系:海外拓展的护城河
在合规性方面,阿里云也表现出强大的战略布局能力。吴泳铭坦言:“阿里云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合规体系,累计获得超过150项安全认证。我们推出‘海内外一体化’的全球服务体系,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技术与合规支持。”
而阿里云在数据管理与数据库领域的布局,也体现出对企业全球化精细化运营的深入理解。通过阿里云的Hologres实时数据库与DataWorks数据治理平台,企业能够轻松处理跨区域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需求,满足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一致性要求。
阿里云通过Landing Zone与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云卓越架构框架,帮助出海企业构建安全、合规、⾼效、可靠的全球IT基础设施,让出海企业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
04
“新大航海时代”再出发
从通义千问模型Qwen3的语言包容性到PixVerse的创作普惠性,从灵骏智算的线性扩展能力到边缘节点的合规穿透力,阿里云正在搭建一条“中国技术赋能全球创新”的高速通道。
吴泳铭在最后总结道:“对新一轮的历史性机遇,阿里云将以战略级投入,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与最优秀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并肩前行,共赴新的大航海时代!”
未来,这场“新大航海”的航向将指向更远的边界。中国企业,正如吴泳铭所言,“将在全球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当技术标准成为新时代的“航海图”,当数字生态演化为“新大陆”,阿里云与中国企业的这场远征,终将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