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阿恪
近期,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让衢州这座赛会之城的流量再次拉满。从2025亚洲举重锦标赛的力量角逐,到衢州市第七届运动会的全民热情;从2025全国马拉松游泳冠军赛的碧波争流,到浙皖闽赣四省边际诗画风光带自行车骑行赛的风驰电掣,还有即将登场的“衢州有礼杯”男子足球邀请赛、国青男篮四国挑战赛,体育的热潮正在衢州持续升温。
在当下,“跟着赛事去旅行”已成为文旅融合领域的热门趋势。“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人们不再仅仅关注赛事本身,更将其视为一次独特的旅行体验;“一日比赛,多日停留”,延长的行程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一人比赛,多人消费”,赛事参与者及其亲友的消费让赛事经济的拉动效应愈发显著。可以说,赛事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把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作为重要的发力方向。但如何跑出“赛事+文旅”新赛道,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仍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体育赛事领域涌现出不少成功范例。成都大运会将青春活力与巴蜀文化深度融合,通过赛事衍生的文化展演、特色市集,让世界看到一座城市的多元魅力;杭州亚运会借助数字火炬、智能场馆等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观赛”新体验,重新定义大型赛事的参与方式。这些实践证明,唯有打破“就赛事办赛事”的传统思维,以创新思维挖掘赛事附加值,才能让体育赛事从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效发展动能。
对衢州而言,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的突围之道,在于将体育基因与城市特质深度融合。一方面,让体育赛事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鲜活载体。衢州可深挖南孔文化、宋韵文化等本土底蕴,在赛事中融入南孔文化展演、传统体育竞技体验等环节,让参赛者与观众在挥汗拼搏间感受千年文脉的浸润;另一方面,以赛事经济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通过“赛事+文旅”“赛事+商业”的跨界融合,让体育场馆周边变身特色街区,将赛事流量导向美食体验、非遗手作、主题民宿等消费场景,实现“一场赛事激活一片区域”的乘数效应。
要让赛事经济真正跑出“加速度”,还需多维度创新突破。在内容创新上,打破“千赛一面”的窠臼,结合衢州山水特色,开发如“江源溯行”水上运动挑战赛、“古城探秘”定向越野赛等定制化赛事,让体育竞技与本地自然风光、城市历史有机结合;在技术赋能上,利用虚拟现实(VR)、5G直播等技术,打造“云端观赛+线下体验”的双线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吸引更多元的受众群体;在品牌塑造上,通过短视频平台的创意传播、明星运动员的话题效应,将衢州赛事打造成“网红打卡”新IP,让体育赛事成为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当体育赛事不再局限于竞技本身,而是成为文化传承的纽带、经济发展的桥梁、城市形象的窗口,体育赛事就能完成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深耕”的蜕变。在这场“赛事+文旅”新赛道竞速中,衢州乃至更多城市的破局关键,在于以文化为核、创新为翼,让每一场赛事都成为独特的城市名片,在时代浪潮中锚定属于自己的发展坐标,实现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上一篇:爬山的护膝技巧是走“之”字
下一篇:京冀鲁豫家政服务专场招聘活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