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23日在京召开。会上,60名(组)同志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39名(组)同志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一批事迹突出、品德高尚、社会认可的先进个人脱颖而出。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让文明之光勾勒出时代的精神画卷,映照出文明中国的崭新气象。
在宣传报道中推动文明培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各地各部门而言,既要大张旗鼓宣传本地区本部门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也要详实宣传报道所有的道德模范。要通过融媒体形式,全面集中展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从中挖掘出全国道德模范身上的闪光点,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丰富地讲好全国道德模范的故事。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向社区群众、青年学生等群体开展好宣传活动,通过接地气的宣教活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模范引领中推动文明实践。各地既要通过宣传报道,树立价值标杆,也要注重价值引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弘扬文明新风。每位全国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都有价值闪光点。从助人为乐到见义勇为,从诚实守信到敬业奉献与孝老爱亲,在平凡的坚守坚持中写下了感人的人生篇章。他们中,有扎根边疆农村,解民忧、助民富、保民安的人民警察;有毫不犹豫从大货车车轮下救出两岁幼童,却失去左臂的平凡女性;他们中,有倾其所有助学助困,躬身践行“到偏远山区用知识改变贫困孩子命运”诺言的支教教师;有百岁高龄仍不辍于临床出诊、教学著书的眼科教授;还有16年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成百上千的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残联专员。他们用行动温暖了全社会,感动了全中国。各地各部门要激励更多人向这些道德模范看齐,始终保持向上向善,在工作与生活中迈出奋斗前行的脚步,让文明新风吹拂每个角落。
在民生福祉中推动文明创建。文明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新时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国城乡基层蓬勃发展,并逐渐拓展为包括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在内的“五大创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始终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不断完善“五大创建”的评估标准,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瘦身、减负、少测、低扰、降噪、提质”为思路,从制度设计、指标设置、评估方式、认定办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既让创建成效可感可及,又让评估工作低感无扰。有的地方以创城为契机,将城市打造成生态之城,有的地方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乡村走上景美民富的乡村振兴路,有的地方以优质服务提升当地群众文化获得感。总之,各地始终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让百姓脸上的笑容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的暖心注脚。(张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