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张应隆
本报讯 近日,一辆满载的货车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启程,经过长达21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顺利抵达嘉兴。车上装载的,是今年嘉兴市农科院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培育的优良水稻原种及其他育种材料,凝聚了嘉兴市农科院水稻育种科研人员的无数心血。
“这一车育种样本运抵嘉兴,标志着我们2024至2025年度南繁育种工作圆满画上了句号,也为新一年水稻良种的选育与推广筑牢了坚实根基。”嘉兴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季南繁工作自2024年12月正式拉开帷幕。在此期间,市农科院水稻育种团队扎根海南陵水基地,克服低温、台风等不利条件,顺利完成了播种、杂交、选种等一系列关键环节。
据介绍,今年市农科院南繁工作收获颇丰,共收获加代群体、新材料、新组合及杂交亲本等育种材料3万余份,以及优良水稻原种1.4万斤。“这些宝贵的育种材料和水稻原种,将在后续的水稻育种工作以及良种‘育繁推’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市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市农科院海南南繁育种始于1965年,是全省最早开始南繁育种的单位之一。60年来,南繁基地育成水稻新品种(组合)290余个。2015年和2021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多次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今年是南繁基地建立60周年,6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南繁人书写了可贵的“南繁精神”,为育种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本季南繁育种工作的结束,嘉兴市农科院已启动新一年育种计划。“未来,我们的水稻育种团队将继续聚焦种业‘卡脖子’难题,加强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研究,并力争培育更多高产、优质、绿色的水稻新品种,为扛牢‘浙北粮仓’使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嘉兴力量。”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