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邢诗瑶
本报讯 “你一定遇到了束手无策的事,能跟我说说吗?”近日的一个深夜,南太湖心航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响起急促铃声。调解员吴佳元在电话中安抚并立即启动“一键报警”机制,消防、公安、医疗等多部门联动响应,77分钟的接力守护最终化解了女孩因家庭冲突引发的情绪危机。这是我市以热线为支点,构建青少年心理“安全网”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20年起设立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2251885,组建实体化运行的热线专班,整合南太湖心航、96525、37度心理热线及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电话等多条热线资源,建立“7×24小时”全天候接听机制。目前,60多名专兼职心理咨询人员常驻轮岗值守,确保每一个关于情绪困扰的求助都能第一时间获得回应。
据了解,热线背后是一支由心理咨询师、社工、律师等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我们倡导从心理健康教育、自我认同感建立、生活习惯培养、压力应对能力训练和早期干预等方面入手,引导青少年科学认识心理问题。”南太湖心航热线中心和咨询中心负责人、湖州三院精神卫生防治科副科长王斓表示,通过热线这一低门槛、高效率的渠道,青少年可及时获得专业疏导,并接触到更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热线累计接听来电1833次,问题涵盖情绪焦虑、家庭冲突、人际矛盾、学业压力等。热线与学校、社区、家庭之间建立联动机制,为部分高危个案提供转介服务与后续心理辅导,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跟进、闭环管理。
与此同时,12355青少年服务专线作为团市委服务青少年的重要平台,同步推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干预支持。在高考、开学等关键时段,主动推出“考前减压指导”“法治与心理第一课”等主题服务,目前已在各区县设立线下服务阵地,为青少年提供普惠性心理与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各级团组织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6个、青少年关护基地11个,持续加强线下“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双零社区”等阵地创建。
下一篇:数字渔仓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