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市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区怎么选?
先“入围”再“排位” 50个产业园区“打擂台”
何为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区?
指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范围内,以“园中园”形式明确四至边界,以某一产业细分领域为主攻方向,以促进产业特定资源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功能,打造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企业集聚成链、运营管理专业的产业集聚区。
先“入围”
由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申报园区进行实地核实,满足申报条件的纳入成都市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培育名单
再“排位”
纳入培育名单后,实施动态监督和绩效管理,全力推进培育服务工作,定期开展质效评价,引导园区竞进争先
5月22日至23日,成都市2025年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项目评审会召开,为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培育按下“快进键”。本次项目评审会共有23个区(市)县推荐的50个产业园区参与申报。
何为成都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区?园区建设有何特色?未来将有怎样的打算?
成都市制造业特色产业园是指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范围内,以“园中园”形式明确四至边界,以某一产业细分领域为主攻方向,以促进产业特定资源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功能,打造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企业集聚成链、运营管理专业的产业集聚区。
力争3年时间打造一批
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园区品牌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立园满园”行动工作部署,根据市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 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印发了《关于成都市制造业园区“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决定在成都全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范围内建设培育一批制造业特色产业园。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建设将坚持特色化、专业化、现代化、内生化、品质化发展导向,突出动态优化,分区分类、梯度培育特色产业园,引导园区做精细分领域、做强企业主体、做优产业生态,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一批具有行业显示度和全国竞争力的特色园区品牌,到2027年初步育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企业集聚成链、管理运营专业的制造业特色产业园,构建形成集中布局、集聚成链、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格局,以特色产业园“多点开花”带动全市制造业“整体成势”,构筑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战略优势,为成都市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注入强劲动力。
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将陆续开展“入围赛”“排位赛”支持园区竞进争先;加速特色化、专业化,推进产业提质提能。“入围赛”——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组织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申报园区进行实地核实,满足申报条件的纳入成都市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培育名单。“排位赛”——纳入培育名单后,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实施动态监督和绩效管理,全力推进培育服务工作,定期开展质效评价,引导园区竞进争先。
涉及三大类产业25个领域
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自拉开园区建设序幕以来,成都推动工业空间由粗放分散布局迈向集约集中发展,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园区,各园区主导产业初步集聚、产业链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具备进一步培育制造业特色产业园的基础条件。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成都被赋予了‘三中心一基地’的历史定位,这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上追求更高的质量效益。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阵地,而质效则是检验园区发展的最终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打好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
“通过开展成都市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区培育,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深度融合、竞争能力强、运行高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该负责人表示,制造业特色产业园中的特色产业怎么选取?按照“6+9+10”现代化工业体系细分领域来选取。具体来讲,就是参照《成都市先进制造业产业布局规划》,分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类,共计25个产业领域。
未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将强化系统思维、全局谋划、整体推进,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做好市区两级对制造业特色产业园的规划布局、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撑,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到2025年底,培育认定一批市级特色产业园,基本实现“一园区一龙头一平台”。到2030年底,市级特色产业园数量逐步扩大,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市场主体更加聚集、运营管理更加高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