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传统文旅的演出特点和艺术表达优势充分结合,打造这样一部舞台形式多样的沉浸式精品演出,满足大家对秦文化的‘寻根溯源’。”5月23日,《赳赳大秦》出品人庞博在接受参加“2025相约丝博会 全国主流媒体看陕西”主题活动的媒体记者们采访时表示。
《赳赳大秦》演出现场夜幕降临,《赳赳大秦》剧场内光影交错。当战鼓声骤然响起,巨型舞台上的投影与全息影像交织出一幅金戈铁马的壮阔画卷。记者们乘坐着行进式观演台缓缓移动,时而置身于咸阳宫阙的朝堂之上,时而穿越到烽火连天的战场之中。舞台上方的宫殿、兵马俑造型随着剧情不断变换,引得观众席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赳赳大秦》演出现场庞博向记者介绍,西安文旅市场对唐文化的发掘应用十分充分,而《赳赳大秦》希望通过对秦文化的创意展示,以崭新的视角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自去年九月首演以来,《赳赳大秦》演出近300场,迎来40余万观众,上座率超90%,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庞博表示,演出的艺术表达与大众对文化追求的高度契合折射出观众对文化自信的深层觉醒,因此在创作上团队充分考虑到演出承载的文化内涵积淀,希望为观众带来历史与现实深刻共鸣的启发和精神助力,更好地找到个人的奋斗价值。
《赳赳大秦》演出现场据悉,《赳赳大秦》以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云梦睡虎地秦墓黑夫木牍”为灵感,展现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波澜壮阔。在数字科技赋能下,剧院首创行进式观众席,以多空间贯穿式剧场及多媒体视觉效果的运用,通过全息、水幕和视频跟踪系统,让观众沉浸在大秦的历史和文化中。
“太震撼了!表演通过声光电的配合和舞台行进式的设计让我瞬间穿越回大秦,引人入胜的剧情也给我很大的触动,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恢宏的历史。”吉林日报记者米韵熹观演后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她说,以前只了解陕西厚重的文化底蕴,这次活动让她感受到了陕西文旅创新的生动实践,希望有更多机会来陕西“深度游”。
视听甘肃记者赵森在看完演出后表示,《赳赳大秦》舞台上的秦军战鼓仿佛把历史拉到了他的眼前,骑兵列阵、烽火狼烟的震撼场面让人瞬间穿越回大秦征战的年代。“陕西的文化魅力从来都是‘自带流量’,多个火爆的演出节目通过科技赋能让历史‘活’起来,让演艺IP成为城市新名片,真正让游客‘为一台剧赴一座城’。”
起点新闻记者 陈嘉欣 宋洋 贺桐 刘望
审核 贾存真 张建成 李卓然
编辑:杨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