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当前正是求职招聘旺季,各类求职招聘活动火热举办,5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发布招聘欺诈典型案例,揭示不法分子的惯用手法和话术套路,并提醒广大求职者,对于招聘过程中发现的性别、户籍、地域、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形式就业歧视,可及时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反映。
在相关典型案例中,某中介发布招聘停车场车辆管理员和凉菜厨师招聘信息都限招男性,两类岗位均非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存在性别歧视的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对此,三部门提醒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不得含有就业歧视性内容,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要建立投诉举报等机制,对歧视性信息及时清理整改。
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渠道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设置“央国企内推”“直签保录取”等骗局,三部门提醒求职者,通过中介机构求职应首先核验其合法证照,对其发布招聘岗位可通过官网官微等多种渠道查询核实。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或入职前收取保证金、办证费等都需要谨慎对待,核实有无收费的法律依据,如交费一定要求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
此外,三部门还提醒求职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破除侥幸心理,对“活少钱多”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提高警惕,多查多问多防备。通过招聘网站求职首先要采取多种方式核验用人单位合法证照,对招聘岗位通过官网官微等多种渠道查询核实。(记者 景韵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