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5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妮)正值全市“三大考”前夕,为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关注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5月23日上午,岳阳市教育体育局举办了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月”暨“家校社协同育人宣传月”观摩活动。活动以岳阳楼区实验学校为现场,以“协同共育 爱润成长”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经验分享、专家讲座等多元形式,开启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升级新篇章。
活动前,市教体局党组成员、总督学何坡根指出,建立心理素质提升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要重点实施“四大护心工程”,将逆境教育、挫折教育、灾难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标准化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构建“班级—学校—社会”三级心理健康预警体系,做到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要广泛开展系列家庭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随后,岳阳县岳雅学校的曹冲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示范课。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曹老师巧妙地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将抽象的心理知识具象化,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破解人际交往难题。
各学校代表分享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内容丰富且各具特色,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平江县桂花学校在“心理健康月”经验分享中表示,要直面学生心理痛点,积极回应实际需求,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岳阳楼区东升小学聚焦构建关键制度,有效提升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能。岳阳楼区实验学校创新开展“书香疗愈”工程,学校精心编制分级书单,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类型匹配相应的阅读材料,让书香浸润心灵,实现了润物无声的心理疗愈。
湘阴县一中的李倩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真实案例,分享了“五步破局法”的实践经验。该方法包括多方调研、持续跟踪、科学引导、深度家访等五个关键步骤,构建了系统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活动特别邀请了省教科院心理健康教研员彭玮婧老师,她以《从“全员应为”到“全员可为”:新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推进策略》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培训。彭老师从当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和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推进面临的困境入手,精准定位了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核心内容,提出了构建“愿为、会为、敢为”行动体系的宝贵建议,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指导。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奔赴,是无数双手共同托举着孩子们的未来。希望孩子们能在家校社爱的合力之下,满怀希望,尽情绽放!”市教体局基教科科长李嘉谊在总结中深情地说道。
原标题:协同共育 爱润成长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下一篇:法治下沉 服务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