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记者从5月22日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北方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获悉,北方中心呼和浩特市分中心、兴安盟分中心正式揭牌。
会议现场。
北方中心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并联合区域创新力量,以“自主立项 + 平台建设 + 人才引进”模式,柔性引入26支创新团队,搭建协作平台,推动政企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体现“国家队”担当。中心在农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方面成效明显,重点在玉米密植滴灌、华西牛种群繁育、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等技术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统筹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服务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北方中心呼和浩特市分中心、兴安盟分中心的建立,是院地协同落实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各分中心将发挥好统筹协调的桥梁枢纽作用,让更多科技政策、科技资源、科技人才服务内蒙古各地,实现“全院资源+地方需求”精准对接,为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注入活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北方中心理事长孙坦说:“北方中心将持续秉持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理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资源、成果、平台‘五大优势’,通过灵活的机制和管理模式吸纳各方人才,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针对性、典型性和导向性更强的‘国家队’样板项目。同时,将持续加强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地方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形成覆盖‘研发—中试—推广’全链条的创新合力。”
授牌仪式。
会议期间,还审议通过新增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国麦农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圣牧高科生态草业有限公司3家理事单位并举行授牌仪式。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韩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