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闻心玥 通讯员 李 丹
【团队名片】
南湖区大桥镇久久红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现有党员38名,年龄最大的党员87岁。多年来,久久红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发光发热,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银龄”力量。2025年2月,久久红党支部获评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2020年,久久红党支部成员组建“情满天香”志愿服务队,成立6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发挥自身所长,分类分领域开展矛盾调解、政策宣讲、助企惠企、平安巡防、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服务活动。
“久久红,寓意人至夕阳,仍不忘初心,就像十月里的鸡冠花,老来红。”久久红党支部成员巢松良在一篇文章里道出了“久久红”的含义。这个由38名大桥镇机关退休干部组成的党组织,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来红”的深意。
在久久红党支部书记汪根友的组织带领下,久久红党支部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成立至今,500余场志愿服务、61个发展“金点子”、1300多次矛盾调解,每一组数字背后,都是这群银发党员的担当。巢松良感慨道:“现在支部的凝聚力更强了,党员的战斗力也更足了,我们的‘银晖’成色越来越足。”
“情满天香”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常态化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四进”系列活动。2024年,他们走进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在浙江罗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黎明村等地留下了12次服务的足迹,收集了20余个问题建议。从企业管理到乡村振兴,处处都有他们的智慧闪光。
秉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理念,久久红党支部将搭建政府与基层沟通的桥梁作为核心宗旨。“我们有时间去了解基层的情况,又有几十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大家都很尊重我们。”汪根友说起支部成员,满脸自豪地说,“我们团队有调解专家、农技能手、文化骨干,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
作为久久红党支部的一员,巢松良充分发挥文化特长,组织大桥镇文化学会成员赴胥山村、由桥村等开展调研与采风活动,精心运营“南湖区大桥文化学会”公众号,全年发布调研报告、心得感悟等近300篇,凝聚银发力量,助力红色文化传承。
而久久红党支部副书记卫云甫的调解故事也令人赞叹。37年的调解生涯,1万余起调解案例零失败。他的调解工作室去年处理了163起纠纷,同比增长38%,从邻里口角到企业劳资纠纷,都能被他妥善化解。
令卫云甫记忆犹新的当数去年的一场调解。某建材公司的68名员工,因补偿金事宜与用人单位陷入僵局。一边是员工们攥着皱巴巴的劳动合同,情绪激动;另一边是用人单位认定员工在履行合同中存在过错,寸步不让,双方剑拔弩张。
关键时刻,卫云甫主动请缨。他深入了解事件全貌后,连续5天驻守调解现场,与员工代表、企业负责人逐一深入沟通,耐心解读政策法规。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双方诉求。当员工对补偿金计算方式提出质疑时,他掏出计算器,逐一对社保基数、工龄折算等进行细致拆解,并指出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存在的问题。
在他的持续努力下,僵局终被打破。员工开始理性看待诉求,愿意与企业协商并作出让步。原补偿金总额574.86万元,经卫云甫调解协商,职工自愿让出10%,双方最终协商决定以517.486万元作一次性补偿了结,既保障了员工权益,也为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随着双方代表在和解协议上郑重签字,这场调解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做调解工作,得懂法律、懂流程、懂政策、懂沟通。”卫云甫掰着手指总结道。在他的工作室中,多年来调解的案例都归档齐整。泛黄的纸页间,工整记录着1万余起纠纷的前因后果,诉说着无数个反复沟通的日夜。每一本案卷都凝结着他抽丝剥茧的智慧,更见证着这位老党员30余载如一日,用专业与热忱守护群众利益的赤诚初心。
“西甜瓜要怎样才能种好?”“龙虾可以这样养殖吗?”在久久红党支部,还活跃着一批农技专家。志愿服务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蹲下身,拨开瓜藤察看根系,用沾满泥土的手指在田埂上画出示意图,面对面为新农人答疑解惑,毫无保留地分享多年积累的种植养殖经验。
针对由桥村新农人的需求,2024年久久红党支部开展了两场“银青结对”帮扶活动与座谈会。他们对照“问题清单”,分享可提供的“资源清单”,面对面答疑解惑。从蔬菜轮作周期规划到病虫害绿色防控,老专家们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成功解决了困扰农户的蔬菜轮种难题。
在关爱下一代的道路上,久久红党支部同样步履坚定。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支委们便开始忙碌筹备,精心挑选书包、文具盒、绘本等礼物,仔细打包成满载关爱的福袋。节日当天,他们化身“爱心使者”,走进社区,将福袋亲手送到孩子们手中。连续3年,久久红党支部成员自发组织爱心捐款,累计达11800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党员对下一代的深情守护与责任担当。
从化解矛盾的调解室,到希望萌发的田间地头,再到充满童真的校园,久久红党支部成员们的身影始终活跃在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用岁月沉淀的智慧、永不褪色的初心,将“老来红”的精神化作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银龄动能”。
下一篇:哈佛近7000名留学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