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北京报道
2025年,低迷了三年的医药板块终于迎来了“春天”。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万得医药大类指数年内上涨6.18%,而创新药指数表现更胜一筹,年内上涨7.9%。
有一只基金,定位生物科技,一手抓AI医疗,一手抓创新主线,跑出了亮眼业绩,这就是诺安精选价值基金。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3日,基金经理唐晨管理的诺安精选价值基金A份额近一年收益率为41.5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5.56%,创超额收益26.01%。据银河证券,截至2025年5月2日,其近一年、近两年排名为同类(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前3%,分别为47/1796、35/1550。
在2025年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的一季报中,唐晨用“通过‘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超级大单品’来获取超额收益”描述自己的投资思路。
对于长期低迷的医药板块的反弹,唐晨是如何精准预判的?又是如何选择医药板块“超级大单品”的?
寻找与时代契合的“超级大单品”
基金一季报显示,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和黄医药、新诺威、璟泽制药-U、益方生物-U、百济神州-U、百利天恒和诺诚健华-U。
谈及产品定位,唐晨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的定位主要在生物科技领域,生物科技领域正在从过去的科研探索阶段快速向设计与应用阶段迈进,必然会产生很多产业级的投资机会。“从产业周期的角度去研判,综合考虑技术的突破迭代与应用、产业融合重构与成熟,场景的真实需求与趋势,最终选择了围绕创新药方向去构建。”唐晨表示。
市场各个方面反映亦逐步验证了唐晨的判断,医药板块产业进入收获期、政策进入红利期、市场主题得到确立和演绎。“这个方向有行情是必然。”唐晨强调,医药板块以及创新药板块的行情发生在今年,是各种催化因素共振的偶然,如果拉长时间维度,它反映的可能只是这轮产业周期的一小段。
谈及在基金季报中提到的“通过‘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超级大单品’来获取超额收益”背后的思考逻辑,唐晨表示,“大单品”策略是股票市场上的经典策略之一,也是实业界的重要发展策略。不过,在“大单品”之前,唐晨还特别加了两个定语——“时代契合”和“超级”。“前者强调的是产业和市场的beta,后者强调的是它的影响力,不单单是上市公司自身天花板有多高,还包括它为整个产业带来的价值等。”
对于获取超额收益的方法,唐晨表示,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竞争优势和保持优势的时间。首先想清楚当下的时代命题是什么,比如,我们是处在“消费升级”的周期,还是“新消费”周期,然后去分析能够精准卡位的标杆产品。更为重要的是想想是否存在隐含的“杠杆机制”,无论是销售渠道上的,还是价值链上的,抑或是需求场景上的,这些都会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估值扩张。
“很多朋友问我投资思路的时候,我常说一句话叫作“用科技的‘火’烧医药的‘灶’。”唐晨表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非对称性”,比如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长久期打短久期的不对称,这种机会通常需要“非连续创新”。
医药板块复苏只是时间问题
创新药板块在2025年得以爆发实属不易。记者查阅创新药板块过往表现时发现,创新药板块在2015年—2021年曾走出了一波大行情。但大涨之后,医药板块也在2021年6月进入行业“寒冬”。
最近两年,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期待很高,但其表现并不亮眼。Wind数据显示,2021年6月1日—2024年12月31日,万得医药大类指数下跌45.03%,创新药指数下跌43.38%。
一直到2025年,创新药板块才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谈及守望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板块复苏发展的曲折和艰辛,唐晨表示,2015年—2019年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四年,资本市场进行结构调整,等待新的产业周期和市场周期。“上一轮行情(2015年—2021年)不仅仅是创新药板块的行情,也是医药板块的行情。2015年以后,A股市场医药板块细分行业和股票数量迎来扩容。
“2021年至今,我们等了四年。”唐晨说,这四年,市场经历了行业政策带来的波动、地缘政治影响下的预期调整、海外宏观冲击下的估值重构、企业产品线青黄不接的“戴维斯双杀”,以及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等一系列震荡,但是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复苏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今年以来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板块的反弹,唐晨表示,2024年的“924”行情后,医药板块很快进入了调整阶段,这也是一个反弹动能。通过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一些前瞻性指标的深入研究,唐晨当时预判,医药行业或已有向好迹象,这也让投资者调整了预期。唐晨指出,医药行业的比较优势是“确定性”,当整体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时候,资金会选择投资医药板块避险,尤其是在医药配置比例很低的时候。
谈及创新药板块今年以来更胜一筹的表现,唐晨表示,这本质上是因为正在经历一轮向上的产业周期,价值在持续兑现,这是“政策、资本和产业动能”三重共振的结果,而其他细分领域还没有开启新的周期,市场必然会用脚投票。
市场主线逻辑:成长性+确定性
经历了前期的下跌和今年的上涨,医药板块目前估值如何,能否成为今年市场发展主线?
唐晨认为,当前医药板块的资产价格隐含的预期收益率远低于过去二十年医药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因此资产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医药板块是否能成为市场投资主线,“不能只看它是否足够便宜,而是看未来能不能‘贵’”。除了估值,还需要看增量,需要看到成长性和确定性,以及是否有多个细分领域从周期底部走出来,展现新的产业趋势。“现在关于医药板块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唐晨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一般而言,基金经理主要从适应症、分子类型、竞争格局等维度挑选个股。谈及具体细分领域,唐晨最看好创新药品类型,他认为可以从逻辑上筛选,最重要的逻辑是“替代”,比如,对标准疗法的替代、对高成本的替代(关税因素)、对低临床价值的替代等,因为它的风险收益比很高。
谈及创新药2025年的表现,唐晨指出,2025年创新药的核心逻辑是“商业化”,“市场”是创新药企业最重要的阵地。“创新药不赚钱”是目前行业最大的压制因素,一旦有更多的企业实现盈利,更多的产品能销量提升,那么创新药的商业模式会得到认可,估值将会被重塑。
从中长期观察,凡是能够重新定义临床需求的方向和产品都值得关注,比如ADC(抗体药物偶联物)、TCE(一种联合化疗方案)、核药、小核酸药物、基因细胞治疗等。
上市公司国际战略方面,唐晨表示,“出海”仍然是创新药的核心逻辑,也是“商业化”的逻辑。我们预计未来两三年,医药公司“出海”趋势能够延续。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