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5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举办期间,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以下简称“中福协”)携手圈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蓝豚医陪),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一场名为“破局·立标·共生”的发布会。会上,双方联合发布了《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及《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两项重要课题成果,积极助推我国陪诊服务加速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发布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本次课题和规范由中福协牵头组织并指导,汇聚国内领先的陪诊服务平台、知名三甲医院和地方养老机构等多方的智慧与经验共同协力完成。课题执行负责人、《老年陪诊服务规范》第一起草人、蓝豚医陪联合创始人周黎俐对报告及团体标准进行了现场解读。
据介绍,《老年陪诊服务规范》是我国老年陪诊服务行业的最新团体标准,涵盖老年陪诊服务的全流程与关键技术要求。共有来自陪诊服务平台、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培训机构等领域的22家单位参与起草工作。前期调研收集包括患者及家属、医护工作者、陪诊从业者和养老服务人员等在内的有效样本共计超过4000份。特别是包括浙江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多家全国及地方知名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使课题成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可行性,更加贴合医疗机构门诊这一陪诊服务交付场景的实际情况。
针对当前陪诊服务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报告提出几项发展建议,一是要完善陪诊师职业体系建设规划布局。二是要引入社会组织力量。三是完善服务标准,明确行业规范。四是普及并推广陪诊服务价值。
作为国内老龄工作的权威专家及本次课题负责人,吴玉韶会长强调了陪诊服务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问诊质量、帮助破解银发就医痛点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的发布,为行业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市场分析和趋势前瞻,为制定《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福协执行会长、中福协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中强调,老年陪诊服务行业涉及陪诊服务平台、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多方主体,要以《老年陪诊服务规范》为新起点,以“共生”为核心理念,建立共同规则、整合分散资源,以四个“统一”为途径,建构符合新时代中国老龄工作特色的发展格局。一是统一标准,建立服务基准线,确保消费者权益。二是统一平台,整合供需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三是统一培训,提升从业者专业能力,推动服务升级。四是统一市场,打破区域壁垒,释放规模效应。
本次发布会上,徐建中与周黎俐携手为新成立的中福协陪诊专业委员会揭牌。据了解,这是我国首家由全国性行业协会成立的陪诊专业委员会,周黎俐担任主任委员。
周黎俐介绍了陪诊专业委员会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启明星计划”。这是一项以专业化、规模化、公益化为导向的行业发展计划,旨在全面推动陪诊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该计划围绕行业基石建设、服务生态搭建和社会影响力深化三大核心板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