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名称暂未提及]迎来了一场备受关注的调研活动。以下为本次调研的详细情况: 1.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2. 时间:2025年5月22日 3. 地点:延庆智能仪表产业园 4. 参与单位名称:中信建投证券、开源证券、浙商证券、金泰资本 5.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刘楠楠(董事会秘书)、李广(证券事务代表)
在此次调研中,各方围绕多个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具体内容如下: 1. 校准与测试业务 - 下游行业应用占比及拓展方向:在国内,下游前几大行业占比超85%,依次为计量检测、电力、冶金机械装备、石化、仪表及传感器制造;国外则依次是石化、生物医药、电力、计量检测。 - 产品定价策略及竞争力:公司定位中高端市场,价格与国外同行处于同一价格带内。部分核心产品,原材料营业成本占比约80%。目前,公司人均创收超100万元,技术人员稳定性高,尤其是工匠级人才占比持续提升,有力保障了产品高品质。 - 海外团队建设及人员规划:当前以新加坡及美国运营中心为主的海外团队共30余人。2025年重点在新加坡扩充人员,美国暂无明确扩编计划。 - 国内外代理商占比差异:代理商采取款到发货模式,国内以直销为主,国外销售以代理商为主,直销占10% - 20%。 - 关税对定价策略及客户影响:目前美国关税最高达55%(25%原有关税 + 30%新增关税),公司通过分阶段提价及优化产品结构缓冲压力。长期来看,关税成本将逐步传导至客户,但短期需平衡价格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2. 管理层与战略规划 - 管理层的稳定性及接班人规划:公司创始人均为技术出身,确保全员专注提升产品力,以长期主义贯彻执行战略目标。公司人才梯队与年龄结构合理,管理层架构稳定,接班人已参与一线业务多年,无接班压力。 - 并购计划及协同性考量:公司持续关注与主业协同的标的,但目前细分领域优质标的相对稀缺。并购后的子公司明德软件、长峰致远运营良好,未来除原有检测仪表业务及传感器业务外,公司还将重点拓展软硬件结合业务。 3. 产能释放:公司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目前外采比例约0.01%F.S,2025年起将逐步替代外采,计划全年自产1万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自用8000只)。项目初期因成本摊销因素,综合毛利率优化空间有限,长期目标是通过规模效应实现全自产及效益提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