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很长一段时间,没人看舞剧,剧本、舞美创作滞后,突然到了某个节点,舞剧起来了,到今天,舞剧是井喷式爆发。”5月22日,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得主济济一堂,围绕“重视一剧之本,突出表演中心”探讨创作,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朱洁静直言,“有些地方吃到舞剧红利,都想做舞剧作为自己的成绩,快速求成的心严重影响艺术创作规律。”
朱洁静、蓝天等梅花奖获奖者获颁证书
“有些院团排戏太多,有个外地院团一年排八部戏,演员履历看似漂亮,但是创作周期太紧,今天排这个,明天排那个,不太可能沉得下心面对角色和表演。”在朱洁静看来,艺术需要时间打磨,需要精力去沉淀,作为演员,要有定力、耐得住,面对快速发展的舞剧市场能十年磨一剑攻一个角色和一部作品。“希望未来有更多优秀的剧作家为舞剧助力。”
朱洁静不讳言网络剧评对演员的影响。“作为创作者,我们的心一上一下,夸的时候,没日没夜刷,开心地沉浸在赞美中,批评的时候一直刷,越看批评,大数据越给你推批评。”朱洁静说,“这是当下艺术发展的趋势,但我觉得,作为创作者、表演者,我们对于自己的艺术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独立意识。”
“舞蹈行业是青春饭,很多人走捷径,我有胳膊、腿,我漂亮。从舞蹈演员、舞剧演员到演员,是非常漫长的路。”朱洁静认为10年《朱鹮》、7年《永不消逝的电波》给了她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角色,“今天,40岁的我已经尝到表演的快感,也拍了舞剧电影。表演两个字,真的非常美妙。”
秦海璐发言
“很多演员台词背得特别溜,唱段特别溜,但是不懂得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断句、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甩腔。”国家话剧院演员秦海璐表示,演员要懂得自己的优势,更要懂得编剧为什么写了这句台词,“懂我自己,懂我要演的人,懂观众。演员和观众互动,并不是我唱了一句,你叫了一个好,或者我逗了一个乐子,你笑了。演员要把自己换位为观众,希望在台上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需要揣摩的。观众又分很多种,每个戏每个角色到底演给谁看,我们要思量。”
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谷好好发言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建发言
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谷好好认为,“不是会唱高腔,就是角儿,武戏也不是比谁的跟头翻得多。好演员应当具备传统程式的解构力、当代审美的表达力、与观众共情的控场力。”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建把演员分为三档,“一流演员是说出来,舞台表演跟说话一样,二流演员是唱出来,嗓子好,要多高有多高,也能让观众拍手、鼓掌,三流演员是喊出来的,声音非常高。”他对获奖演员说,“你们得奖了,各种说法都有,不要生气要争气,把绊脚石当成垫脚石,一定好好努力,走最难走的路,听最难听的话,干最难的事,最后做最精彩的人。”
梅花奖评委宋官林
“62位演员评出17位进入梅花奖终评,初评担子非常沉重。”梅花奖评委宋官林回顾,“传统经典剧目、传统折子戏命中率非常高,当代编剧给戏曲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为什么演新编戏得梅花奖很难?因为很多新剧本主题先行,立意太满,演员手演身法步、唱念做打舞的空间几乎没有了。”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发言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表示,演员的表现空间在一些新创剧目中被挤压,“演员像爬天梯一样爬舞台上的台阶,穿着厚底鞋,心里想的是,我不要摔倒、不要受伤。在一圈又一圈的转台上,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没有施展余地,直接带来表演的退化。”
陈涌泉强调,一定要坚持演员表演为中心,“过多声光电、过多舞美道具的堆砌淹没了角色,伤害了表演艺术,甚至伤害到演员身心健康。” 他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每省都有演员因舞美装置受伤,被钉子砸透脚背,摔断腿、摔断锁骨、摔断肋骨甚至被砸成植物人,“此时此刻,还有舞台事故导致的植物人躺在医院。”陈涌泉呼吁剧团不要铺张浪费,“舞台上,一桌两椅演尽人间百态。”
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剧作编剧获颁证书
原标题:《梅花奖揭晓之后,朱洁静秦海璐如何成为好演员?陈涌泉如何保护好演员?》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潘月斌、傅益明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诸葛漪
上一篇:事关科技金融政策!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