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政府采购报
“科技尖兵”解锁未来警务新图景
■ 本报记者 付娟 文/图
机器狗“哒哒哒”地巡逻,按照工作人员的语音指示前进、后退、转身、趴下。
会“说”85种语言的人形机器人灵活避开绕开人群,向参观者挥舞机械臂致意。
在地面滚来滚去的球形机器人不时避开障碍物,头顶的摄像头随时记录现场场景……
在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现场,各种人工智能警用装备让参观者目不暇接。本届警博会以6.4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吸引了835家国内外参展商,现场观展人数达14万人次,云上警博会吸引网络观展人数达11万人次,全面展示了警用装备的最新发展成果。其中警用车成为一大亮点,它展现出的智能化与新能源化趋势完美地诠释了本届警博会“新技术、新装备、新质战斗力”的主题。
AI警用装备
会卖萌能干活
智慧化无人装备展区成为展会焦点之一。在这里,不同型号的四足机器狗按照指示有秩序地起身、趴下,向参观者展示它们灵活的行动力。“它好聪明啊!”参展的小朋友摸着机器狗赞叹道。据工作人员介绍,展厅里的部分巡逻机器狗,已经具备全自主巡逻能力。
很快,小朋友的目光又被挥手打招呼的人形机器人吸引,开心地跟机器人互动起来。展区展出的机器人都会多种语言,有的能进行接待服务和宣讲,有的能进行办案辅助,有的则可以进行水下搜救和打捞,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警用无人侦测鸟身长52.5厘米,重量达250克,翼长可达80厘米,可进行高隐蔽性侦察。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警用无人侦测鸟已经用于特警辅助工作。
蓝猫壹号AI无人巡逻车身材小巧,融合应用AI交互、无感采集、边缘计算、5G通讯、自动驾驶、单模高精定位、相控阵雷达及无线电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可以用在公共安全巡控、交通管理、活动安保、突发事件响应等警用场景。工作人员郑龙飞向记者介绍:“这台无人巡逻车装备了超大屏幕,可以进行移动宣讲互动,现在已经在山东的部分公安局、派出所交付应用。”
这一系列智能装备集中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和先进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装备能在复杂环境中执行排爆等高风险任务,大大降低民警的工作危险系数,极大地拓展了执法的边界和效率。
交通“黑科技”
护航出行安全
在交通管理装备展区,浙江交警展示的“智慧铁骑”方案,依托5G与AI实现常态化巡控与快速出警,打造“零等待”警务响应。
“高架桥上发生两车相撞事故,车流量大,车路拥堵,警车被堵在路上!”自动行走的智慧交通锥机器人为参观者演绎了一场交通事故处理场景。这款交通锥机器人配备雷达探测与遥控移动功能,可快速划定事故隔离区,引导车辆绕行,解决高速事故现场警力不足问题。“这已经是我们的第三代产品了,适用于高速与高架桥等车流量大的场景。”工作人员张丽艳说。
展区内,合肥交警无人机智慧平台实现了自动巡查交通路况、自动检测交通异常事件等功能,并可以通过关联驻守无人机先开展前期处置,实现执法无人化、取证多维化、处置智能化的执法成效。“截至目前,合肥交警支队无人机非现场执法APP日均劝导查处各类交通违法500多起,高架桥和一环二环快速路交通拥堵发现及时率提升30%,交通管理警情下降13%。”工作人员介绍说。
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为执勤民警研发设计的降温背心,利用冰冷和风冷两种降温模式,可续航超4小时。冰冷模式利用半导体+冰垫结构,温度可在10度—20度之间调节;风冷模式则覆盖全背,可灵活拆装。
应用于重庆市公安局的酒驾初查机器人目前已更新到第六代,体积更小,自带拦截系统,每次检测仅需3—5秒,单次工作时间可达4小时,有效替代人工完成酒驾初筛工作。“机器人还接入警务数据库,通过抓拍人脸和车牌,实时与警务数据库进行比对,避免违法人员和车辆漏管。”工作人员张之容说。
此外,自动驾驶汽车交通规则数字化学习训练平台,可以帮助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训练;西安交警智能问答数字人“永安君”,是一款有问有答的交通智能客服,回答准确率达到95%以上;简易事故无人机快速处理系统,可针对简单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
从智能巡逻车到自动测酒驾系统,从无人机执法到降温背心,一件件“硬核”装备让交通管理更高效、更智能。这既是科技赋能的创新成果,更是守护道路安全的“智慧卫士”。
智能化
提高警用车“战斗力”
在特种车辆展区,有30家车企展示了警用车,包括指挥调度、反恐防暴、水域巡逻等多个领域。
众多参展企业展示了搭载先进智能系统的警用车。宇通带来的无人机反制车、T7通信指挥车等,配备智能识别、远程通信和精准反制等功能,适用于大型活动安保、边境巡逻等任务场景。
森源鸿马的二级拓展指挥车,车长12米,是展区最大的车辆,这辆“庞然大物”吸引了很多参展者上车参观。据森源鸿马工作人员介绍,该车车厢体可一键展收,指挥区展开长7米,面积约40平米,可容纳30—50人。在行车过程中,该车指挥区可缩回至2.5米,方便车辆在常规车道上行驶。“这辆车全车实现语音控制,通过卫星通讯、自主网和无人机,把现场画面实时传输到车上,所有信息都可以汇总到后台指挥中心,在断电断网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工作。去年11月,该车已交付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使用。”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中汽商用车展台展出的小型指挥车,与森源鸿马的指挥车相比,车型小巧,除指挥大屏等相关设备外,还配备了外控显示屏、无人机平台,可以将无人机自动送出车外,进行辅助巡航执勤。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永川公安展出的“渝警智巡—多功能无人巡逻警车”,以智能网联新能源车辆为载体,集成智能化一体化警灯、热成像云台、一键报警等设备,可选配无人机、机械狗等AI智能终端,构建起智能、高效的立体化巡防体系。它不仅能实现7×24小时不间断自主巡防,减轻警力负担,而且还能实时接入交管综合应用平台,完成违法停车抓拍等交通执法任务。
警博会开幕式上,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加速发展,警用装备领域也应紧跟科技发展潮流,通过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警用车等装备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从而提升公安机关的新质战斗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新能源车采购
占比越来越高
新能源化也是本届警博会警用车的一大趋势。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警用车频频亮相。
吉利汽车集团旗下领克03、领克08 EM-P、吉利星舰7 EM-i、雷达金刚及翼真L380等车型亮相,展现智能科技化技术赋能现代警务的装备升级和创新成果。其中,张家口基地和张家口政府共同打造的领克03智慧警车,实现了无感识别、智能研判、互联互通、指挥调度和拔枪预警等功能,已应用于派出所、街面巡逻、出行执勤等使用场景。
奇瑞汽车展示了风云T9、风云A8、星途ET等警用车,以新能源动力满足警务出勤需求,不仅降低能耗,还减少尾气排放,契合绿色警务发展方向。
此外,钱江摩托与雅迪电动车也带来了各种型号的警用摩托车,其中,新能源警用摩托车凭借尖端安全科技与出色电池续航,为警务出行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钱江摩托工作人员刘恒硕说:“目前,新能源警用摩托车整体交付占比还不太高,多为交警使用。但长远来看,新能源摩托车采购是大趋势。”
警博会为车企与各地公安机关搭建起直接交流对接平台。展会期间,不少车企与公安部门就警用车采购进行深入洽谈,部分达成意向合作。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敏表示,吉利会自行开发相应的警用巡逻车、勘察车等定制专用车型,也会与公安部警用装备中心入围的改装车企合作,共同开发定制车型。根据实战需求和本次警博会的主题“新技术、新装备、新质战斗力”去进行定制开发。
据了解,当前警用车采购更注重车辆性能、智能化水平以及新能源应用,要求车辆在满足警务需求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性。
“现在警用车新能源化要求越来越高,之前采购单位要求新能源车占比达30%,现在大多要求达50%,还有一些采购单位要求达到80%。”中汽商用车销售人员吴月红告诉记者。
陈敏表示,在警用车新能源方面,吉利从插混、纯电、换电、甲醇、氢燃料等多方面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开发,满足不同的燃料车型需求,解决警务用车出行的应用场景化问题。针对多元化的用车需求,吉利在直接采购模式的基础上,还提供灵活的租赁、分期采购和绿色出行服务等模式,为警用车采购工作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