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风 灵
现代经济学已经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
首先,AI的时代浪潮滚滚而来。创新已经不再是均衡范式的例外,而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模式。这种革命式的创新,既不可能按部就班地计划,也不可能依靠什么主流经济学模型或公式来预测,而是由分散知识驱动的动态过程。
主流经济学对此难以理解,奥地利学派却敏锐地指出,只有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才能不断发现和协调分散的隐性知识。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CHATGPT的横空出世和DEEPSEEK的异军突起便是最好的例证。警觉的企业家洞察了市场需求,发现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发明或改进产品以取得市场优势,这就是竞争和创新。主流经济学却错误地将之归于垄断。
其次,一次次的经济危机已一再表明主流的凯恩斯主义行不通。以美国为例,1970年代滞胀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当前36万亿美元的天量国债,均印证了凯恩斯主义“刺激—泡沫—崩溃”的循环逻辑。政府以赤字增加开支拉动经济也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刺激需求也好,都只是饮鸩止渴,掩盖了结构性问题。
而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强调,为压低利率和货币超发会导致资本错配与虚假繁荣,最终引发危机。因此,奥地利学派主张,市场自发调整(如企业破产、资本重组)才是恢复经济健康的必要过程。
更重要的是,凯恩斯主义将“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定为经济目标,本质上是对手段与目的的误判。就业是为了满足需求,其本身不是目的。这不但为政府通过财政或货币政策强行干预就业率大开方便之门,还给了利益集团借口,以“保就业”为名,用各种反竞争的方式,如严苛的行业准入、高昂的关税,理直气壮保护低效的企业或产业,甚至出现类似“勺子挖运河”的荒唐。
奥地利学派特别是米塞斯强调“消费者主权”。经济目标在于最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总是更青睐价廉物美的商品,他们的钞票就是一张张选票,选出市场上效率最高的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从而让稀缺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也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此外,由于主流经济学不理解市场过程,只关注均衡状态和经济总量,盲目崇拜GDP,却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发展动态,如生产力的提升导致成本下降,这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但价格指数乃至GDP甚至可能是下降的。在主流经济学看来,这种情况竟成了经济停滞甚至衰退,生产力提升导致成本下降越大,这种失真就越严重。相反,因效率低下导致产品服务价格高企,反而可能不会体现为GDP下降。参见:风灵 | 美国GDP的“统计魔术”:为何中国追不上?
相应的,奥地利学派反对总量分析,将市场视为动态的过程,强调微观层面的经济协调。而经济是否进步取决于普通人的额物质生活水平,不由GDP的高低衡量。参见:风灵 | 我为什么看好中国经济?——基于奥派经济学的分析
可见,“与今天的主流经济学相比,奥地利学派所强调的主观主义、不确定性和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该学派将市场视为自发有序的发现过程的观念,为从最基本到最复杂的经济现象提供了一种不同的且更为现实的解释。”
在现代经济学的历史上,奥地利学派算是历史悠久的一支,由边际革命的发起人之一门格尔于一个半世纪前在维也纳创立。这一百多年来,大部分时间,主流经济学都认为奥地利学派过时了,是历史上早翻过去了的一页,然而,我们看到,盲目模仿自然科学的主流经济学才是面临真正的范式危机,奥地利学派却是为当今的时代而生。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