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记者 张哲)为直通群众需求,打造更加高效便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今年以来,石家庄市藁城区司法局以线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终端和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基础,全面上新“藁法通”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全面引入“智慧脑”赋能公共法律服务,持续优化服务供给,创新发展服务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的新路径。
搭建终端设施,夯实智能化平台基础。藁城区司法局率先布局智能公共法律服务基础设施,在“线下”完成“智慧终端”全覆盖,为12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备智慧公共法律服务查询机,为乡镇便民中心、法律需求集中的村和社区配备公共法律智能终端,方便办事群众通过智慧终端查询法律法规、服务机构,远程在线对接律师,享受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在“线上”开通藁城区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让群众通过手机点击,即可获取智能咨询答疑、文书模板下载、法律意见书生成、涉及金额计算等法律服务资源。
推进数字赋能,探索AI服务群众新模式。该局利用前期搭建的智能化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推出AI律师服务,通过接入深度求索(DeepSeek)法律大模型,让AI大模型助力智能化终端,增强语义理解,实现技术突破,让市民获取更加个性化的法律意见。
聚焦营商环境,释放智能化平台产能。该局聚焦企业发展和民生问题,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专设企业法律体检板块,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式”的法律服务。同时,对于劳动者维权领域突出的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等问题,通过“机器人”每日推送学法小案例,向辖区居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通以来,点击量已达5.4万余次,回复群众和企业法律咨询2050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055份,打通了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为更好为市场主体服务,藁城区司法局近期指导成立了石家庄市现代食品产业园管理委员会调委会、宫灯行业协会调委会等特色行业调解组织,并引导行业企业使用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目前,智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已覆盖市场主体1000余家,行业调委会利用“智能化+人民调解”的新方式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起。
探索多端融合,提升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便利度。该局推出的“藁法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服务板块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普法推送功能相融合,企业法治体检、公证、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资源相融合,“一站式、多元化”便利人民群众,实现了“法律服务就在身边”,让群众第一时间能够想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在空间和时间上真正做到了服务零距离。
下一篇:经开区探路“停车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