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苏文博
本报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停车供需矛盾逐渐成为制约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影响民生福祉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经开区以调研为先导,通过供给扩容、公益惠民、共享增效、绿色转型四大举措,为推进“停车易”改革,破解“一位难求”的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
槜李路停车场共有229个停车位,自今年一季度开放以来,成为附近居民停车充电、逛超市临停的优选。“停车场离家近,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了,附近还有山姆会员商店,正好可以趁着充电的时候去逛一下。”家住附近的市民梁先生表示。
该项目经前期走访、调研,发现市民停车充电需求迫切,于是在设计建设中不仅设置24个充电车位,还配置了光伏发电新能源超充站,实现快充、停放和休憩的功能配备,让辖区停车场实现增量提质。
槜李路停车场的落地,正是经开区以“小车位”撬动“大民生”的实践缩影。“推进治理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调研、精准把脉,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直击停车难问题的痛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供给扩容上,经开区一方面充分利用桥下空间、边角地块等公共空间;另一方面,推进拓展住宅区内部资源、公共空间,更加精细化释放扩容潜力。幸福家园小区居民郭先生原来每天都要抢车位,如今可是从容了不少。他坦言,车位增加是真的值得点赞的好事。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嘉兴经开区新建、改建公共停车场库20处,新增泊位1625个,在小区新增泊位100余个,新增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泊位126个。
如果说,供给扩容是“开源”,那么盘活原有车位资源则是“节流”,可以更经济、有效、快速地解决“停车难”问题。在公益惠民上,经开区在全省率先试点全域车行道停车泊位全免费,在全市首创错时公益性停车泊位。
“友谊街等5条道路公共泊位免费开放的呼声已久,据前期调研,错时或限时免费后,周边商圈日均客流量预计会大幅上涨,住宅区夜间停车投诉量或将显著下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年底,计划推动203个道路公共泊位全免费开放。
在运河新区泊金湾北侧停车场,错时公益泊位试点成效显著:泊位周转率提升76%,入车流量增长152%。这一模式也将推广至全域绝大部分公共停车场,预计新增约2000个公益泊位。与此同时,经开区还推动辖区146个机关事业单位车位开放错时共享停车,让更多现有停车资源“流动起来”。
解决停车难民生堵点,撬动城市功能优化,经开区正为城市型开发区的精细化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接下来,我们将在确保停车设施安全、规范、有序运行基础上,全面推广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推动实时共享,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增值化服务。”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