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5月20日晚间,杰华特(688141.SH)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杰瓦特拟以合计3.19亿元直接和间接收购“天易合芯”40.89%股权,并实际控制目标公司合计41.31%的股权。
收购完成后,公司及杰瓦特将向天易合芯董事会合计委派三名董事成员,占其整体董事席位的五分之三,从而将其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天易合芯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芯片和模拟芯片设计、研发和销售的半导体公司,2025年一季度刚刚扭亏盈利,但公司负债有所增加。
作为A股十大“烧钱”芯片公司之一,杰华特同样受困于债务问题,其资产负债率已经从2022年末的27.95%增至2025年3月末的50.29%,公司面临着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已经开始筹备谋划港股上市。顶着债务压力并购一家仍要斥资并购,杰华特不仅看中标的资产的赚钱能力,也是在做业务“填空题”。
发挥“钞能力”,弥补业务“短板”
本次收购分为两部分。
一是杰华特拟直接受让10家机构所持标的公司合计29.74%的股权,作价3.17亿元;二是子公司杰瓦特通过受让标的公司实控人及员工持股平台股份,控制天易合芯11.57%的股权,并获得11.15%的股东权益,股份受让交易对价为164.94万元。
图源自公司公告需要解释的是,南京太芯易格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太芯易格”)、南京同舟合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系目标公司实控人及员工持股平台,未实际开展业务。交易前,太芯易格由目标公司实控人邹定锴、李纪鹏控制,交易后由杰华特控制。
在直接受让股权交易部分,有9家机构通过本次交易退出天易合芯战略及财务投资人行列,仅上海临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交易后仍持股1.26%。交易完成后,杰华特实际控制天易合芯41.31%的股权,另有平台团队持股23.72%,战略及财务投资人持股34.98%。
天易合芯创始团队和实控人与杰华特约定,将尽力达成目标公司2026年、2027年每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的业绩目标,该业绩约定不设置惩罚条件,仅作为未来收购团队剩余股权的前提条件,即实现以上业绩约定后,杰华特未来有权对团队剩余股权开展持续收购。
杰华特、天易合芯同样都在模拟集成电路产业链,各自业务侧重不同。
杰华特主要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其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覆盖大部分业界主流品类,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电子等多个下游领域。
截至目前,杰华特的收入主要来自电源管理芯片业务,2024年收入16.4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高达98.05%,而信号链芯片业务虽然同比大增98.62%,但仅创收1962.19万元。
天易合芯则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芯片和模拟芯片设计、研发与销售,其产品属于信号链品类,如光学健康检测芯片、高精度电容传感芯片等,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等消费类产品。2024年,天易合芯营收2亿元。
杰华特最早发家于消费类的AC-DC芯片,这类芯片主要应用在手机充电器、电脑电源适配器等设备中,之后又延伸了DC-DC芯片、线性电源芯片和电池管理芯片等品类,这些都属于电源管理芯片。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自2020年,杰华特开始向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两个方向全面发展,但后来者表现难言出彩。
显而易见的是,将天易合芯收入囊中后,杰华特的“短板”业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强。公告提到,收购交易会扩大公司信号链品类的产品布局。此外,天易合芯的产品已导入多家头部手机厂商,公司可以借助天易合芯的手机客户渠道,将其他电源管理等产品导入手机客户,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不过,杰华特也会面临新的风险。其公告指出,天易合芯尚处于投入阶段,整体项目投资周期较长,可能存在不能实现预期收益或产生资产减值的风险。这对于资金链比较“脆弱”且尚在亏损阶段的杰华特来说,又增加一道警戒线。
上市后业绩“变脸”,计划去港市募资
亏损不断,债务压顶。
从杰华特的2025年一季报来看,似乎是“富裕之家”,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尚有9.94亿元,本次收购交易总金额3.19亿元,看似轻松应对,实则不然。
对比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20亿元,12个月减少超6亿元,仅2025年前三个月就减少了近2亿元。“烧钱凶猛”的杰华特已经连亏两年。
2022年12月,盈利的杰华特成功落户科创板,上市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公司就上演“变脸”,陷入巨亏。2023年、2024年,杰华特分别录得归母净亏损5.31亿元、6.03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1.13亿元,已累计亏损12.47亿元。
研发投入主要侵蚀公司利润,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各为4.99亿元、6.19亿元及1.91亿元,增速各为63.88%、24.02%和36.18%,更多的投入兑现在营收增速上存在时间差,同期,公司营收增速各为-10.43%、29.46%和60.42%。今年首季,公司业绩改善明显,但仍未走出亏损。
大亏之下,公司在2024年11月公告终止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除此之外,杰华特的债务问题呼之欲出。
上市前的2022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7.95%,到今年3月末达到50.29%。两年多时间,猛增22个百分点,总负债规模已达到20.46亿元,上市前为12.19亿元。
科创板IPO时,公司募集资金20.55亿元,用于投入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模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先进半导体工艺平台开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富足度过了一段时间,去年开始,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变得迫切。
2024年4月30日,公司公告披露,为满足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需要和发展需求,公司及子公司2024年度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37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其中杰华特不超过32亿元,子公司合计不超过5亿元。
2025年2月17日,杰华特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对此,公司称是为加快其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
一方面,杰华特缺钱,谋求港股上市或能解燃眉之急,但相对单一的营收结构或不易讨得资本青睐,并购天易合芯不仅是增加一块赚钱的业务,也有利于公司在为港股投资者讲出更有“钱景”的新故事。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曹晟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