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本大米价格自去年秋季前后开始持续攀升,10斤一袋的大米从2000日元快速攀升到4000多日元(约200元人民币)。这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沉重负担。日本农业专家指出,米价高企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大米供应不足,而且按照目前情况,米价居高不下的局面短期内可能难以缓解。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教授 安藤光义:基本上可以明确的是大米确实不够,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去年的大米产量比原本预想的要少,而且其实从前一年开始,就已经有大米短缺的说法了。总之可以说这次的核心问题之一还是大米不够。
为增加市场大米供应、抑制米价持续上涨,日本政府自今年3月起,向市场投放储备米,但效果有限。日本农林水产省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投放的储备米中,真正流入零售市场的仅约7%。
日本民众:储备米?哪个是储备米?真的投放到市场了吗?我感觉好像并没有流通,其实我一开始也不太清楚什么是储备米,而且好像储备米的价格也并不特别便宜。总之现在大米整体的价格已经涨上去了。
东京大学大学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教授 安藤光义:尽管日本政府已经投放了相当数量的储备米,但问题是这些米真正到我们手中还需要时间。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最初阶段投放的量其实并不算多,因此即使上架销售,也很快就会卖完,无法实现持续大量的供应。即使有了储备米,其他大米的价格是否会因此下降,其实并不一定。去年8月底到9月,很多大米都是在相对高价的状态下采购的。在那样的采购价格基础上,还要加上流通成本和利润,因为进货价本身就高,所以现在市场上的售价自然不可能降下来。我认为大米价格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会维持在高位。9月之后新米会陆续上市,如果今年的大米产量依然不好,或者只是刚好满足需求,今年恐怕也会维持高价。现在肥料价格在上涨,农业机械的费用也涨得非常厉害,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其实已经很难把价格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