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六安广播电视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教生也可以拥有精彩人生。”近日,在阜阳技师学院的课堂上,00后教师程裕林分享着自身经历,给学生们加油打气。
程裕林2000年出生于阜阳农村,从小是个“淘气包”。2015年,从小就对汽车着迷的他进入阜阳技师学院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学习。
阜阳技师学院内,学生正在实训。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我从小就喜欢动手摆弄各类零件,进入学校后,一股脑地钻进了汽车的世界。兴趣加上努力,很快就成为班里的技术小能手。”由于技能突出,程裕林代表学校参加过许多比赛,斩获了不少奖项。
2020年,在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程裕林凭借出色发挥,斩获汽车喷漆项目的银牌,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
2022年,程裕林回到母校任教,并根据《安徽省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条件》相关政策,破格晋升副高级职称(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以前对未来很迷茫,进入阜阳技师学院后,终于找到了未来的奋斗方向。”程裕林感言,技能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阜阳,像程裕林一样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的年轻人不胜枚举。
作为“千万人口大市”,阜阳一直将职业教育视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引擎。
建立市级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阜阳职业教育集团、出台《阜阳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近年来,职业教育一直是阜阳市着力发展的要事。
高位推动下,阜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谓如火如荼。目前,阜阳全市现有职业院校37所,在校生15.25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5万余人。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构件吊装实训区。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在阜阳的各大职业院校走访,“产教融合”一词被多次提及,这正是阜阳市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按下“快进键”的重要经验。
“各大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对标阜阳市‘6849’产业布局,实施专业设置动态调整。”阜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阜阳市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新能源、医药健康等5大优势学科专业群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15个高精特新专业。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引导下,阜阳各大职业院校纷纷探索“产教融合”特色做法,取得多项成果。
“我们和多家企业开展人才订单化培养,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师刘杨介绍,产教融合的切实推进,让学生们就业变得非常顺利。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年均就业率为95.4%。每年向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相关岗位输送毕业生3100余人。
“我就读的是校企合作的订单班,毕业就能就业。”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制造学院2023级学生桂宇程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制造技术与工艺专业学生正在制陶。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据了解,目前阜阳全市职业院校与航天科工、中电科、京东集团、江淮汽车、昊源化工等超150家名企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特色班、订单班52个。校企合作专业学生总数达5.2万人。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阜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技并修,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下一篇:中国新增三项,保持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