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热潮点燃发展“新引擎”
——一季度甘肃招商引资工作透视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时下,走进爱玛兰州新区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长臂挥舞,装载机来回穿梭,各类机械有序运转。300余名建设者在工地上紧张作业,朝着明年投产目标全力冲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一项目,正是甘肃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的缩影。
在陇原大地,招商引资热潮奔涌。随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全省各地随处可见车辆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场景。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加速推进,为甘肃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今年一季度,全省招商引资交出亮眼“成绩单”:签约合同项目923个,签约金额1656.53亿元,同比增长77.02%。其中,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签约额729.96亿元,占比达44.07%,彰显大项目对经济的强劲拉动。
爱玛兰州新区产业园项目的落地,折射出“新区效率”。“我们制定项目资料清单、工期倒排表及待办事项‘三张作战图’,在土地摘牌前对接自然资源部门发布出让公告,同步启动环评、安评预审,最终将土地摘牌时间从常规40天压缩至21天,于2024年7月11日完成。”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干部陈志菠说。
兰州新区产业合作和转移服务局副局长李春燕表示,“这不仅是‘新区速度’的体现,项目建成后,还将填补西北高端电动车制造空白,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精准策略的支撑。我省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依托资源禀赋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构建“上下联动、精准谋划、紧盯落地”的全链条招商机制;实行省级领导分片包抓机制,29名省级领导包抓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区域招商,形成高位推动格局。各市州、兰州新区及产业链部门主要负责人累计“走出去”考察281次,“请进来”对接501次,全力谋项目、拓合作。
精准招商更需“靶向施策”。我省以重点产业链为核心,借助智库力量细化资源图谱、产业链图谱及政策清单,制作产业平台与未来产业招商“全景地图”;指导各产业链制定专项招商图谱,健全信息库,对目标企业实行清单化管理,以“精准画像”实现高效对接。
招商引资既要“招得来”,更要“留得下、发展好”。今年一季度,我省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的同时,加速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法尔胜光纤网络智能制造项目、九州维安无人机核心技术生产基地相继启动;张掖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迪尔储能年产20万吨熔盐项目破土动工;巨化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庆阳同欣年产50万吨轻烃深加工续建项目全面复工;中能建118万千瓦平川区抽水蓄能电站、雄伟万利陇南高纯硅铁新材料示范项目加速推进。
从“蓝图”到“实景”,甘肃以“签约—落地—投产—见效”全链条服务,推动新能源装备、新材料制造等重点项目成为经济增长引擎,为陇原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注入持久动能。
责任编辑:王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