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魏杰【小镇名片】 二郎镇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全镇辖区面积125平方公里,辖20个村(社区)、总人口6.5万,是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重要见证地、中国名酒——郎酒产地。曾获评四川省特色小镇、四川省省级百强中心镇、中国西部百强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68亿元,在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全国500强中位列485名。【小镇故事】 行走在二郎场镇,不时有“郎”字的装饰闯入记者视线,仿佛时刻提醒着,这里是郎酒的主场。 二郎镇副镇长陈丽娟给出了一组数据:郎酒庄园每年接待人数超过20万人次,平均每天就有六七百人前往郎酒庄园。 小镇和郎酒就这样相互依存:镇域内建有两河口、黄金坝等4大郎酒生态酿酒区,员工总计超1.2万人,其中80%的员工是镇上居民,他们参与到酿酒、制曲、包材等各个环节。二郎镇党委副书记周屿说:“用一瓶好酒,带动一方发展。” 好酒体现在去年8月郎酒七大战略产品集体亮相;发展则是以郎酒为龙头,以川酒酱酒、天井酒业、川酿酒业等镇内支柱酒企为支撑的“1+N”酱酒发展矩阵。去年,二郎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9.06亿元。 郎酒发展还在加速。天宝峰楼层陶坛库区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建成投用,三期工程正加快推进。“每天有200多名工人在进行库区主体工程修建。”项目技术负责人曾明忠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862亩,预计2026年底全部建成投用后,储能可达20万吨。 为保证项目加快推进,二郎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辉庆每天都要山上山下往返,督促生产安全并做好要素保障。“有三分之二的工人都是镇上居民,他们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杨辉庆说。 山上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山下也有新场景。在焕新开街的古蔺郎酒特色小镇上,700米长的步行街有137家商铺,其中餐饮店就有40家。“‘五一’假期,我和朋友凌晨到这里来吃烧烤,都还排了1个小时的队。”镇上居民许灿感叹。 “吸引游客来的,还有这里厚重的红色文化。”周屿介绍,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渡口和红军开仓分盐的旧址就在二郎镇。 在二郎滩渡口陈列馆,记录着红军二渡赤水时,当地百姓用郎酒为红军疗伤驱寒的场景。“为承接更多游客的到来,镇上的郎酒老厂已经在做前期改造方案了。”陈丽娟说,老厂将围绕郎酒文化,按照四星级标准打造成酒店,预计明年投用,届时将缓解镇上的住宿难题。 郎酒核心产区的村(社区)因酒而兴,核心产区之外又如何享受郎酒的“红利”?二郎镇探索出“红粱酿酒、酒糟养牛、牛粪培肥、肥育红粱”种养循环产业模式。二郎镇铁桥村党支部书记赵领说,二郎镇的牛吃的饲料加入了郎酒集团的酒糟和曲糟,属于独家配方,养出的牛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好,曾吸引不少外地客商高价购买。 周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镇红粱种植面积有2万亩,按亩产600斤计算,每斤卖3.75元,一年收入就有4500万元。 在种养循环产业模式下,二郎镇目前已培育肉牛养殖、酿酒、种植业专业人才2万余人,带动5500余户村民参与到红粱、肉牛以及甜橙三大产业项目中,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超百家。 “在郎酒带动下,‘酒业+红色+特色’的文旅消费新高地正在二郎镇加速形成。”周屿说,去年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同比增长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