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遇到电动自行车没电,想找个充电柜得推车漫无目的地找半天,现在在手机地图上一搜,就能看到离我最近的充电柜,很方便。”家住北京丰台的于女士每天骑电动自行车来西城上班,近日,她得知天桥街道推出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地图”,于是赶紧试用了一下。
据悉,西城区天桥街道将辖区230多个公共充电柜的点位信息接入高德地图,推出全市首个便民电动自行车“充电地图”。
“充电地图”搜索结果。
“只要您在天桥街道的辖区,在高德地图搜索栏中输入‘电动自行车充电’,地图就会由近及远推送附近的充电柜位置。”5月19日,记者在天桥街道体验电动自行车“充电地图”,在天桥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史鹏的指导下,记者很快搜索出周围多个充电柜位置,其中距离最近的仅130米。
这处充电柜在永定门内大街旁的一个居民院外,如果不是地图提示,纯靠自己寻找很难快速发现。不到1分钟,记者就到达充电点:两组充电柜,各有12个充电仓,手机扫码后就能开始充电。
“像电动汽车的充电点会在手机地图上显示,而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点却很少显示,找起来很费劲。”史鹏说,为了方便那些对辖区不熟悉的快递外卖人员和居民,今年初,天桥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联手区科信局、高德地图等单位,通过实地走访、定点绘制等前期工作,推出了全市首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充电地图”。
一名居民通过手机地图搜索找到充电柜。
据悉,天桥街道辖区共有230多个充电柜,含充电仓2300多个,这些公共充电设施在国家规定的“电费以居民用电费用为标准,服务费不超过电费”的收费标准基础上,减免“所有服务费”,实现与普通充电设施相比充电费用“全部半价”,“相当于一度电只收费五毛一,目前这些充电柜100%接入了高德地图,平均寻找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1分钟。”史鹏说。
不仅如此,高德地图上每个充电柜点位都附有24小时报修电话,不管是快递外卖人员,还是居民群众,在充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点击地图上的电话上报故障点位,提升运营公司维修维护的工作效率。据统计,“充电地图”上线后,充电柜故障发现率提升至89%,维修时间从36小时压缩至3.5小时,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名快递小哥通过手机地图搜索找到充电柜。
史鹏说,未来,天桥街道计划将充电点位接入其他手机地图,还会把辖区的换电柜也接入手机地图,方便较多使用换电柜的快递外卖人员。届时,不论是充电柜,还是换电柜,都会标注充电仓是否被占用、收费标准、所属企业等信息,绘制更加便捷详实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地图”。
“通过提升充电设施的便捷性,可以降低居民违规入户充电的动机,从而减少‘进楼入户’带来的安全隐患。”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杜蕾蕾也提示,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规定,禁止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违规个人最高可处1000元罚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