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普陀区选拔赛复赛今天举行。“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是上海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辐射最广的人才创新创业赛事。依托这一重要平台,普陀区正向世界释放聚才引智的强烈信号、展示聚力科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本次赛事由上海市委人才办、上海市人才工作局指导,上海市海聚英才发展促进会主办,普陀区委人才办、普陀区人才工作局承办,赛事聚焦于汇聚区域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聚才引智构筑科创高地
普陀区积极融入上海市“海聚英才”品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推出1+N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打造了全市首个“海聚英才”常态化路演大厅。
自3月“海聚大赛”普陀区选拔赛启动以来,共吸引全球范围450个人才项目踊跃报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参赛选手占比约40%;海外项目达187个,占比达41.56%,主要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以色列等39个国家和地区。“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环境正加速形成,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比赛现场,82个经专家评审精心遴选的“硬科技”人才项目展开激烈路演比拼,涉及信息技术、绿色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多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未来赛道,同时紧密结合普陀区智能软件、数智健康等“千百十”新质产业体系培育共生。参赛选手通过“7分钟路演+3分钟答辩”形式展开角逐,聚焦创新亮点、社会价值、团队实力,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创新展示与成果分享。来自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资深专家、投资大咖以及国家级重点赛事评委顾问担任大赛评委。
本次海聚大赛普陀区选拔赛复赛将遴选出包括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入围奖在内的30个项目,最高可获得10万元奖金,同时有机会推荐晋级参加上海市级复赛、角逐总决赛,并获得政策支持、融资对接以及落地孵化等全方位服务。
科迦孵化器创始人兼CEO韩瀚表示,“作为科技孵化器,我们正进一步深化与大赛的协同,构建从赛事招引筛选到落地孵化服务的机制,力争推动更多‘明日之星’在上海绽放光芒。比如,本次大赛,我们引导推荐了10余个有创业打算的、希望到上海落地的项目报名,以赛事打磨项目,以赛事获得政府和投资机构的青睐,以赛事为创业项目的落地发展提供助力。”
资本活水浇灌创新之花
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投融资机构的支持犹如强劲引擎,为人才项目的成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金动力,助力众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普陀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路演评审,邀请了超50家投融资机构代表担任‘路演观察员’,以专业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为项目后续发展提供高效的投融资对接支持。”
红椒集团董事长、红椒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为龙是拥有14年创业、11年投资、8年大厂工作经验的资深投资人,曾成功投资叮咚买菜、薪太软、麦杰科技、比特大陆、比特小鹿、伟一工业等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项目。现场,他结合自身的实战经验,剖析了这些成功案例背后的投资逻辑与决策要点,分享了在不同行业领域中挖掘优质项目的独特视角与方法。他指出,科技类国产替代、消费下沉市场、AI与产业深度融合将是今年国内资本关注的三大方向。
他还特别点赞了普陀区对企业的助力。普陀区通过精准政策扶持助力益航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家智慧机场数字化企业在创业初期因营收仅300万、融资困难陷入困境时,普陀区科委主动提供办公场地协调、数字化转型补贴等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获得关键助力后,益航科技三年内完成三轮融资,业绩快速增长,最终于去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跨域协同锻造创新生态
活动现场,依托团区委“青春助企团”,区人才工作局携手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以及交易集团、银行证券等投资机构,共同为参赛选手做好包括产业发展、项目落地、科技创新、就业创业、人才落户、金融支持等各方面的答疑解惑,打好政策咨询“组合拳”。
当前,普陀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承载区,正全力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普陀区于今年发起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作倡议,推动自身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共建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效能。
不仅如此,普陀区推出《新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安居专项支持政策(试行)》,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包括推出不以“在地就业”为前提,面向来沪发展的经认定的海内外高端人才、海内外优秀毕业生、海内外优秀实习生和经认定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优秀人才在内的四大类群体,提供全额租房补贴、短期免费住宿等个性化、梯度化人才安居政策支持。
原标题:《82个“硬科技”项目激烈路演比拼,普陀打造长三角科创强磁场》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