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在湖南常德沅水之畔,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卷烟厂(以下简称“常德卷烟厂”)的智能管网里,每一滴水都在演绎着从工业资源到生态使者的蜕变传奇。这座被称为“会呼吸的绿色工厂”,正以创新技术构建起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完整闭环,用“0.0445m³/ 标箱”的单位产品取水量,书写着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时代答卷。
生产赋能:水滴化身品质守护的“多面手”
在该厂卷包车间的智能生产线上,水汽以精准的姿态融入每个工艺环节,成为品质管控的核心要素。作为蒸汽形态时,它们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将烟叶湿度严格控制在工艺标准区间,为“芙蓉王”等高端品牌提供稳定的品质保障;化作冷却循环水时,又以每分钟1000余升的流量为高速运转的设备带去清凉,确保设备运行始终在最佳工况,有效提升生产效能;而在设备清洁环节,高压水射流技术让水滴化身“清洁卫士”,在减少化学清洁剂使用的同时,将设备清洁效率提升数倍。
这些藏于生产肌理的“水智慧”,构建起工业用水与产品质量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通过智能水系统的精准调控,该厂在保障高端卷烟品质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图为常德卷烟厂冷却系统核心——工艺冷水机组群。杨昶/摄循环再生:构建水资源利用的“绿色闭环”
完成生产使命的水滴,并未就此退出“舞台”,而是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开启“重生之旅”。常德卷烟厂创新“四合一”余热回收联动系统,将联排换热、板换换热、空压余热、烟气余热集成至动能集控系统,实现冷凝水的高效回收—— 经过除铁、除氧等处理工艺后,超80%冷凝水被回用至锅炉,每年实现5万吨水资源循环利用,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工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更是高达97.4%,2024 年获评“湖南省节水型企业”。
在污水处理环节,水滴经历着更为严苛的“净化考验”:在调节池与气浮处理池30分钟内分离95%以上固体杂质,随后通过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斜板沉淀、三级过滤等6道精密工艺,大部分转化为“中水”,用于厂区灌溉和除异味设备,中水回用率超75%。污水处理站出水COD(化学需氧量)稳定控制在50mg/L以下,优于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为守护区域水环境安全筑起绿色屏障。
图为常德卷烟厂废水处理终端——污水处理站。 杨昶/摄未来探索:绘制工业节水的“零排放”蓝图
作为行业绿色转型的探索者,常德卷烟厂正以“海绵工厂”理念勾勒未来节水图景。厂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设计,通过埋渗水管、土壤净化等措施,实现80%雨水的循环利用,不仅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避免内涝,更让雨水成为绿化、消防、景观用水的重要补充。
在推进“零排放”目标的征程中,工厂持续升级中水回用系统,实现雨水与中水的联动互补,构建起“取用水—循环水—再生水”的全链条循环体系。随着绿色节能技术的不断应用,水资源在生产各环节的流转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节水降耗的“修行”之路正迈向更高境界。
图为常德卷烟厂生态水系的一环——雨水调蓄池。杨昶/摄从烟叶回潮的精准调控到污水处理的生态净化,从冷凝水的循环再用到雨水的回收利用,常德卷烟厂的每一滴水都在诠释着“层层淬炼方显价值”的绿色哲学。当“0.0445m³/ 标箱”的节水数据成为烟草行业的标杆,当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逼近 98%,这座绿色工厂的实践证明:传统制造业完全能够在保障生产效能的同时,实现水资源从“使用”到“回用”的价值跃迁。(杨昶)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