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 丨张彦君
►本文3830字 阅读4分钟
凌晨三四点,玉珠峰的风雪尚未完全退去,30岁的独腿登山者王辉将带着冰锥的拐杖扎进冰层。
这副由不锈钢钢管、弧形铁片与宝塔钻头连接而成的特殊装备,在出发前已被他测试过许多次,此刻,它稳稳支撑着他的身体,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坡上凿出一个支点。
2025年5月3日中午时分,他登顶玉珠峰。这座位于昆仑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像接纳每一位登山者一样,接纳他的到来。
他所凭借的只有一条腿、一副拐杖,以及坚毅的勇气。曾是军人的王辉在2016年因病失去右腿,此后沉寂过,也在身边人的鼓励中振作。他曾阅读史铁生,攀登过五岳,登山给他带来更多自信,原来自己甚至能爬得比健全人还快。他从被鼓舞者成为鼓舞者,越过了自己心中的那座山。
5月3日,王辉登顶玉珠峰。受访者供图以下是王辉的讲述。
比山更高的山
5月3日中午时分,经过了五天的行程,我终于登上了玉珠峰的山顶。那是一面很宽阔的平台,站在上面俯瞰,眼前是低矮的雪山,我还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冰裂缝,像被斧子劈开一样,参差不齐,非常壮观。
这是我第二次登雪山,内心很激动,来之前都说玉珠峰不好登,但我完全靠自己的能力登上来了,这次踏入了6000米雪山的门槛,下次有机会可以挑战7000米的雪山。
对于我来说,攀登雪山面临着和普通人一样的问题,那就是适应高原反应。这次的行程中,我也进行了阶段性的适应性训练。4月28日,我们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在格尔木集合,头几天,我们从格尔木到西大滩,再抵达登山小镇,海拔从2800米左右逐渐升到5000米以上,我们有队友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发烧、肺水肿,哪怕路程已经进行了一半,但为了安全,还是放弃了。
我也有程度轻微的高反,5月2日、3日那两个晚上我都没有睡好,感觉口鼻被闷着,无法呼吸,很快被憋醒。
除了高反之外,我们也面临着不确定的天气,5月2日那天,我们从登山小镇前往C1营地时,路上刮起了风,下午7点左右,在营地里住下时,外面风雪大作,我们甚至担心第二天凌晨无法继续攀爬。来之前我就听说过这里的天气,难以预测,有时预报还是好天气,但风已经来了。
好在我们运气还可以,5月3日凌晨三四点钟出发的时间,风雪渐渐散去,我们戴着头灯,准备冲顶。
通往山顶的路布满了亮冰,冰层裸露在外,上面几乎不附着软雪,冰面很滑,我每走一步都需要用拐杖上的冰锥插进冰层里,要狠狠抓牢,否则太危险了。
爬山对我的体力来说不算特别大的考验,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知道是因为饥饿还是高反,中间也一度感觉非常难受,但好在都挺了过来,最终顺利登顶。
让我没想到的是,比爬山更难的是下山,虽然我已经知道会有亮冰和陡坡,但由于角度问题,我下来时没办法把冰锥插到冰层里面。这让我非常恼火,没办法,只能求助向导。
向导把绳子绑在我身上,系个安全扣,让我挂在他身上,控制我往下滑的速度、距离和方向。我不喜欢麻烦别人,给人添了麻烦,我特别不好意思。
但我也很感激,无论是向导,还是一起登山的队友们,我还记得,有人在路上跟我说,他们登山都非常费力,我还能登顶成功,我就像他们的精神氮泵(精神补剂)一样。
也有人说,“我原本想攀登高山,没想到遇到了比山更高的山”,他所说的山就是我,我听了非常感动。
这次登山过程中,王辉(右)碰到了他的偶像夏伯渝,国内唯一一位双腿截肢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受访者供图偶遇“无腿勇士”
为了这次登顶玉珠峰, 3月中旬我就开始查询相关的资料,知道那里陡峭并且都是亮冰,之前用的冰爪肯定不行,去年我爬奥太娜雪山时就吃了亏,所以决定为我的爬山装备升个级。
我健全的这只脚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穿登山靴,上面的冰爪可以牢牢地将我固定在冰面上。但如果使用普通的拐杖,它们在做支撑时就会打滑,上次在奥太娜雪山,我试着在拐杖头上安装冰爪,在地面上有几个落点,但效果不佳。
虽然想着要升级,但具体怎么做我没有很好的办法,我先是在网上买了一些能够直接接在拐杖上的小玩意,但不好用,没两分钟我就把它踩烂了。
后来还是我哥和我一起想出来的法子——将冰爪换成冰锥,只有一个落点,它能够直接插入冰中,固定性好,还相对结实。
但制作这东西耗费了大力气,一开始我想做成没有焊点的,拐杖和冰锥一体的,跑了好几个加工车床的点,都没有人愿意做。最后我只能想办法拼凑零件,把它们拼成一个我认为强度还可以的冰锥。
我的冰锥由三部分组成,一个不锈钢钢管,一个圆弧形的不锈钢铁片,还有一个宝塔形钻头。
我把它们安装在拐杖上,在土地、水泥地和柏油路上反复测试,发现它硬度可以,完全可以支撑我的体重,才放心带着它去攀登玉珠峰。我自己也担心会不会走着走着拐杖头坏掉,因为一旦坏掉,我绝对登不了山,为了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我还准备了两个拐杖头用于替换。
这次登山过程中,我还遇到了夏伯渝,他是我的偶像,是国内唯一一位双腿截肢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在路上,他夸我制作的拐杖很有趣。
我对这副拐杖很有感情,每一次登山都是它们陪着我。这次新安装上的冰锥除了下山时不方便,其他时候都很好用,每走一步都能扎到冰层里面,我的心也往下落一次,我知道,没有这个东西,我根本就上不去。
这副拐杖是我为了登顶做得最多的准备。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这样基础的体能训练也维持着,平时我也会在家周边爬山,爬楼梯,大概一两周爬一次。
王辉(右一)在登山中。受访者供图越过心中的山
2016年,我因病致残,右腿截肢。一个健全人,还是一名军人,“呼啦”一下变成残疾人,这谁受得了?我也度过了很艰难的一段时光,但所幸周围的人给了我很大鼓励。
在医院里,身边的医生护士把我当作家人,平时有什么活动都喊我一起参加,为我做治疗的一位主任医师,他把我当孩子,鼓励我学习,考虑未来的事,不让我闲着。
那段时间,我学会了PS、PR这些软件,本来对书本没有兴趣的我也在医生的鼓励之下拿起了书本,我看了史铁生,哪怕是对我这样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人来说,他和他的文字都给了我重要的影响。
“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几年后长了褥疮,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后来得了尿毒症,怀念当初长褥疮;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怀念尿毒症的时候。”这一段话我总记得。
我是农村人,当初进入部队,肯定想要建功立业,谋求发展,但生病了,截肢了,人生的计划都泡汤了。但没有办法,只能往好的方面看。
我当然也有过非常低谷的时候,比如刚出院回家时,我不愿见到邻居,母亲也很为我担心,但身边人给我太多鼓舞和支持,那种从部队中习得的坚毅精神帮助我挺过最艰难的一段人生,正是因为有部队的经历我才能坚持到现在。
我接触过不少残疾的朋友,很多朋友会有自卑情结,感觉低人一等。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下意识认为残疾人就一定不如健全人的。
我爬山始于2023年,当时,我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登山爱好者发布的视频,非常帅气,我原本就喜欢运动,便也想试试。
我先从家乡的古武当山开始尝试攀登,当我拄着拐杖用一条腿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时,发现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困难,爬起山来,我甚至比健全人还要快,这项运动很适合我。
2024年夏天,我报名参加了“五岳特种兵”活动。活动排名前1000名选手可以获得一枚五岳特制奖章。那年6月13日,我从山西大同的北岳恒山开始,计划用五天时间攀登五岳,最终,我只用了4天,就成功登顶五岳,并取得了第124名的好成绩。
这过程中当然有艰辛,普通人更多时候只需要集中力量在双腿,但我的两条胳膊,甚至整个身体都需要发力,爬完山,手上都磨出了泡,但内心愉悦感和满足感充斥着我的内心。
爬完五岳,我又去了珠峰大本营,后来爬了奥太娜雪山,会有人说,“你已经残疾,这种情况下还能爬雪山,让我们自愧不如,你的行为给了我们很多力量。”
从我个人来讲,我非常希望能有更多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多出去走走,多接触新的朋友,会让内心更加开阔。
很多人担忧周围人的目光,其实我觉得周围人大部分都是以正常的眼光看我的,没有什么不怀好意的,那些停留在我身上的目光,一开始我有点不适应,但现在已经完全不介意了,我现在面对这些内心是平静的。
过去我登泰山华山,遇到游客,他们很震惊,但也觉得我很厉害,说他们都是坐索道上去,没想到我能徒步登顶。这次登顶玉珠峰,我刚入住酒店时,老板看到我也有疑问,你这样的情况怎么登山,很多健全人都登不上去,但我就笑笑,说我肯定可以登顶。
在我看来,残疾人登山速度比较慢,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到达终点。身体上的缺陷可以用时间弥补。
我登山的终极梦想是能够登上珠穆朗玛峰,登山给我带来更多自信,爬过那些山,也是越过我心中的那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