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夏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进一步明确全州县级综治中心“223547”(综治中心两大功能定位和两项职能任务、县级综治中心三个功能分区、五个方面规范化要求、四项运行机制和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七维路线图)总体要求,锚定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奋力加快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步伐。
明晰职能定位 锚定建设方向
近日,康乐县法院联合县综治中心一次性成功调解4起合同纠纷案,避免了矛盾升级,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零成本、零对抗”化解。
临夏州进一步厘清州、县、乡三级综治中心主责主业和工作重点,立足综治中心两大功能定位和两项职能任务,按照矛盾纠纷法治化“路线图”,完善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登记、受理、转办、办理、督查“五步工作法”。聚焦实战实用,树牢建设、管理、运行、保障“一盘棋”系统思维,锚定上半年全面规范、高标准建成县级综治中心的目标任务,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
加强顶层设计 明确建设任务
谋划在先、实干为要。临夏州明确综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场地建设再提标、功能设置再规范、资源整合再加力、人员配置再强化,州级层面注重顶层设计,州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就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调研督导30余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1次、调度会4次、座谈会2次,确保全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高效一体顺利推进。
同时,研究制定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三定两抓两促”(定岗定人定责、抓人促事抓事促人)规定,真正形成业务能承接、工作有人干、落实有保障的干事氛围。创新“一把手抓三调对接、带头调解疑难矛盾纠纷”专项行动,推动县市政法委书记、政法单位“一把手”、综治中心主任既挂帅又出征,带头调解,形成了以上率下促工作的良好氛围。
健全完善制度 保障实战效能
临夏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健全落实制度机制,严格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运行机制,完善落实提示、催办、反馈等工作制度,努力使每一件矛盾纠纷按照法治化路线图实现“最多跑一地”。
4月底前,通过派驻蹲点方式,临夏州指导康乐县修订完善县综治中心人员管理办法、县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县乡镇综治中心履职尽责工作清单等制度,研究制定康乐县综治中心群众诉求接待办理流程图、县综治中心功能布局导引图等运行机制。指导临夏县综治中心在引导受理区按照“1+5+N”模式,科学设置综合受理窗口、信访接待窗口、矛盾纠纷化解窗口、劳动仲裁窗口、立案窗口、公共法律服务窗口以及其他功能窗口。以点带面在全州推广运用,确保全州综治中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规范,更加便捷高效服务群众。
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州、县、乡各级综治中心线上线下共受理群众诉求6738件,县级综治中心接待来访群众6478人次,现场登记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909件,化解1703件,网格排查上报4373件,化解4295件,“一把手”带头调解矛盾纠纷150件。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王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