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不再只是“家事”,更关乎法治责任。为扎实推动《实施办法》落地落实,西安法院立足司法职能,线上线下齐发力,联动多部门共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多方携手共筑 家庭教育“防护网”
近日,西安中院牵头召开家庭教育促进工作座谈会,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部门,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西安中院少年庭通报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反映出的家庭教育突出问题,如“隔代监护权责模糊”“离异家庭监护缺位”等,并分享了法院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回访、跟踪帮教等创新机制的经验。各部门代表也结合自身职能,介绍了家庭教育支持项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举措。此次座谈会为构建“司法+行政+社会”协同支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情景式”法律课堂 家校社全覆盖普法
“法官用身边案例讲解法律,让我们更清楚如何与孩子沟通,这种形式很实用!”幸福里社区居民王女士说道。
4月29日,西安中院少年庭联合西咸新区法院走进幸福里社区,举办了一场家庭教育普法沙龙。活动特邀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张勇,以“家长责任”“国家支持”“法律责任”为主线,结合《陕西省实施办法》新规,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生动翔实的法律解读。
“孩子作业写到半夜,不管就不好好写,一管就要爆发争吵,可把我愁坏了。”
“离婚后孩子他爸不让我看娃,孩子都快不认我了,咋办?”
法官干警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结合《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进行现场答疑,并为居民准备了《家庭教育需求清单》,收集意见建议。
家庭教育普法沙龙,通过专家讲解、互动式普法,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建立法院与妇联、社区、家庭的联动机制,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常态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以案释法 司法裁判引领家庭风尚
“你们不能因为忙于工作,就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也不能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更不能因为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孩子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其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孩子法律意识淡薄,步入歧途……”在碑林法院审理的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依法向未成年被告人家长送达了《家庭教育令》。法官郑重向家长阐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在蓝田法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精心选取了近年来少年审判中涉及的盗窃、性侵、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犯罪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细致分析了家庭教育缺失是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并向家长们提出指导意见,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长效机制促落实 司法建议推动社会共治
“我院发现被告人李某某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衔接等方面存在显著问题……你校作为教育机构,应当从这起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训,加强家校协同与信息沟通工作……”
近日,西安中院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针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家校教育衔接不畅等问题,向被告人学校发出了司法建议,要求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育活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为深化普法成效,西安法院建立“司法+家庭+社会”联动机制。一方面,向全市百余所中小学派驻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另一方面,针对涉未成年人案件中暴露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不断推动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格局。近期,西安法院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家庭教育问题,已向相关责任部门发出了数十份司法建议,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函与配合,治理效果显著。
家庭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家庭教育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西安法院将以《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实施为契机,以司法审判为切入点,将“依法带娃”推向法治轨道。
来源:西安中院
编辑:侯宜均
责编:马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