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引爆信任危机,娃哈哈陷入内耗迷局!
创始人
2025-05-17 09:31:35
0

娃哈哈找代工这事,炸了。

消费者偶然发现,手中的娃哈哈纯净水,生产商一栏赫然写着今麦郎。

消费者质疑,娃哈哈的纯净水卖得比今麦郎贵,如果是今麦郎生产的,为什么我不直接买今麦郎?

“宗馥莉时代的娃哈哈,是不是变了味?”

一时间,消费者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娃哈哈又一次陷入舆论漩涡。

舆情一发酵,娃哈哈坐不住赶紧发声明说“合作于2025年4月终止”,理由是“今麦郎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

但这个处理和解释比不解释还要糟糕。与娃哈哈的声明有所不同,《易简财经》相关报道指出,娃哈哈今年继续由今麦郎代工。针对市面上一些仍在销售的产品,我们还发现,给娃哈哈代工的实际上不止今麦郎一家企业。

有人会说,产品代工,有什么奇怪?为什么娃哈哈找个企业代工一下,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波?

消费者买的不止是水

饮料、纯净水这种产品,之所以容易出富豪、容易形成强大的护城河,其核心就在于品牌。

特别是水这种产品,几乎不存在什么口味和品质上的差异,如果只是解渴,凉白开的功能与街边的瓶装水几乎没有区别。

核心的区别在于瓶装水品牌置入消费者心中的主观价值。

这种主观价值,往往由一个企业通过长久的品牌宣传,逐步改变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和情感,进而形成强大的品牌护城河。

它不可经济计算,更难以进行功能上的区分,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微妙情绪和认同感。

比如,娃哈哈的品牌广告词就是一种情感诉求。

“我的眼里只有你,爱你等于爱自己。”

你看,它与家电产品说,我“更节省、更智能、更制冷”这些功能性诉求完全不一样。

当品牌深入人心时,才会出现所谓的品牌溢价。

你想想,娃哈哈纯净水596ml一箱24瓶卖38.9元,今麦郎550ml一箱24瓶才27.9元。这11块钱差价,消费者买的是什么?

买的是对娃哈哈的信任!买的是宗庆后几十年建立的品牌形象!买的是那句“实验室用水级别”的承诺! 买的是陪伴几代人成长的情感记忆!

学过市场营销的都知道,品牌溢价其实就是消费者愿意为同样功能的产品多付的钱。娃哈哈收这11块钱,前提是它必须兑现品牌承诺——高品质、严格品控、自主生产。

可是如果娃哈哈的矿泉水,是由今麦郎进行代工生产的,消费者的这种感觉就被破坏掉了。

消费者就会认为,我喝的娃哈哈水与今麦郎水,其实是一个东西(尽管它本来也是差不多甚至就是一样的),那原来构建的品牌形象就会有严重的影响。

品牌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认知失调”,指的是当消费者的认知与现实不一致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娃哈哈的消费者现在就处于这种状态——我一直以为买的是高品质自产水,结果是贴牌的代工水?这种失调感一旦产生,品牌信任就会崩塌。

品牌本来就建立在微妙的、不可捉摸的情感和认知之下,虽然无比强大,但也无比脆弱。

头部企业需要用一系列手段去维持品牌,但显然娃哈哈的掌舵人,对自家品牌的这一特性洞察不够。

舆情自此爆发。

宗馥莉时代的混乱

娃哈哈靠什么成为国民品牌?

是靠宗庆后正确的品牌营销理念,以及其本人的良好的社会形象,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执着,才形成了娃哈哈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这是教科书级别的品牌资产积累案例。

宗庆后时代的娃哈哈,工厂遍布全国,产品质量稳定,员工安心工作。这种稳定,是品牌信任的基础。

宗馥莉接手后呢?关停10多家分厂,调整薪资体系,搞“宏胜化”改造。不久前,华商报大风新闻还报道说,娃哈哈陕西公司乳品车间的突停产,让车间50余名员工也被迫停工。

关于代工问题,娃哈哈声称,之所以采取代工厂生产,是因为2024年销量上涨,水灾导致工厂受损,新生产线未能及时补充产能,所以选择代工。

这个理由看似合理,实则是巨大的败笔。

因为忽视了品牌本身的属性,在销量增长面前,企业家是需要有定力的,要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资产。

在2024年因宗庆后去逝掀起的舆论狂潮中,娃哈哈的销售量急剧增长,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增长,对企业其实是一件坏事。

因为舆论的高关注,是短期现象,不是长久的,更不能持续。

企业这时会陷入两难,如果加大产能投资,则会在舆论狂潮后出现巨大的产线闲置,不加大产能,那么,当下的需求无法满足。

我认为,这也是导致2024年娃哈哈选择代工厂的原因之一。

但理智的企业家,不应该被非正常的销售上涨迷惑双眼。宗馥莉显然没有做到,她发现“形势大好”后,便开启了企业营销动员会,希望趁这个时间点把过去失去的市场份额夺回来。

代工模式,对于这一目标来说,就是一个必然选择了。

另一个因素,可能就与宗庆后离开后的企业内部纠纷有关系了。

如前所述,娃哈哈找代工厂原因之一,是自己关停了十几家分厂。而据娃哈哈员工介绍,关停的生产线大量涉及与娃哈哈老臣杜建英有关的分厂。据相关资料显示,杜建英,于1991年加盟娃哈哈集团,曾任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是核心管理团队成员。

这些被关闭的分厂有一个共同点:虽由宗馥莉担任董事长,但在股东或董事中,有杜建英的身影。如,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共同的大股东“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宗馥莉持股60%,杜建英持股40%;徐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的股东红安永盛投资有限公司,杜建英持股62%。

显然,多地工厂停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业务调整,另一部分,则很可能是娃哈哈股东间的纠纷导致。近期流传出的,关于山西娃哈哈乳品公司停产事件的工作安排方案中,也提到“因股东争议问题”。

可以说,宗庆后留下的企业帝国,始终埋藏着家族股权争斗的雷。

宗馥莉控股九成以上的宏胜集团,才是彻底由她掌握的资产,其“宏胜化”的决策,不得不让外人猜测,这是对原有分散股权、家族股权的一次清理。

究其责任,可能还是要追到宗老爷子头上,因为他没有将娃哈哈打造成一个产权明晰、决策主体清晰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他在的时候,权威尚可以压住各方,现在不在了,这些问题的爆发,就会导致企业领头人短视化。

股权纠葛、销售突然上涨等短期利益,都会影响企业家的决策,有可能冲昏了企业领导人的头脑,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从而对品牌的长期价值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品牌重建,漫长且艰难

某种程度来说,代工这种模式,不适合于瓶装水这种产品的品牌调性,应该严格禁止。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犯下如此错误,对娃哈哈来说,是沉重一击。

更让人游戏的是,偌大一个娃哈哈,居然没有谁能阻止这一错误决策。

宗馥莉做出这一决策时的随意性,不由得让人担心其掌舵能力,担心她在商场上的历练不足,更担心她其背后整个团队的专业性。

过往宗庆后是一人撑起一个娃哈哈,事无巨细,全部由宗亲自决策。

显然,作为新一代的企二代,难有这种精力和掌控力,这就需要建立自己强大的班底了,但这个事件,也说明娃哈哈这个经营班子,远不成熟。

在消费品这个赛道上,成功的企业凤毛麟角,进入消费者心智难,可是一旦进入了,别的企业要杀进来难,怕就怕消费者心智被破坏,因为破坏后,企业要垮也是极快的。

一个好的现代化的企业,必然是建立在产权清晰,决策机制明确的基础上。

从当下来看,娃哈哈似乎还陷入宗庆后离开后的巨大震荡之中,理顺这些关系,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但不管如何,企业家的使命就是服务好消费者,但愿在这个理顺的过程中,宗馥莉依然能够将娃哈哈这块金字招牌保护好。

祝福娃哈哈,希望这个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消费品品牌,能基业长青,能坚持下去,不断壮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津市发布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人民财讯5月17日电,5月17日消息,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
汽车“奇葩”设计:在安全与创新... 近日,工信部科技司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这一举措...
女子被医院强制带走治疗,官方通... 5月17日,健康禹州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禹州女子被医院急救人员强制带走治疗”的调查处置情况通报,全文...
英特尔酷睿 Ultra 7 2... IT之家 5 月 17 日消息,英特尔酷睿 Ultra 7 265K 和 265KF 两款台式机处理...
流拍18次后,起拍价从千万降至... 红星资本局5月17日消息,在流拍18次后,友和道通航空有限公司(下称“友和道通航空”)的一架空客飞机...
冰箱不是保险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哪些常见食物不适合放入冰...
国内外42部剧目亮相,第十四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5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
蒋某某被脱轨列车撞压身亡,调查... “4·17”地方铁路嫩黑线货物列车脱轨铁路交通较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公告2025年4月17日15时45...
浙江宁波办好博览会、建好示范区... 转自:中工网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即将在浙江宁波举办。作为全国首个中国—中...
越南加紧与美国谈判以降低高额关... 格隆汇5月17日|越南和美国举行了首次部长级直接谈判。美国即将对越南进口商品征收46%的关税,这可能...
C视频|好热闹!千人齐聚四川“... 四川在线记者 卢薇 向宇5月16日,四川省“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启动暨首场路演活动在成...
传闻落地!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确... 纷纷扰扰“鲍无可离任”的市场传言终落地。景顺长城基金名将鲍无可辞职5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公告显示,...
石家庄日报评论员文章 | 扑下...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改进调查研究。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当...
免费!半价!石家庄推出“中国旅... 好消息中国旅游日(5月19日)石家庄多家景区推出免票!半价!优惠等政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吧5月1...
我爱我家“好邻式服务”助力“住... 本报记者 卢志坤 苏州报道5月15日,成立25周年的我爱我家在苏州揭幕其打造的阳光艺术居住社区,主题...
黄金过山车行情:趁机加仓还是继... 2025年5月15日上午,肖文在手机银行上买了20克黄金,价格739元/克。早前,肖文看着国内黄金价...
蔡恩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将... 阅读完约4分钟■ 蔡恩泽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构建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
广州旅展上架海量优惠旅游线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从最低几十元的周边游,到优惠幅度达上万元的出境游,特色...
装修快收尾才发现装错了房子 在装修即将收尾之际,业主满心期待着新房的完美呈现,却不料迎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装错了房子。原本...
AI医疗进入精准化“深水区”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近日,OpenAI推出HealthBench开源基准测试,用于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