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凤冈县融媒体中心 邓邦英 饶云 谢明铭
5月8日,遵义市凤冈县绥阳镇金桥梁大牲畜交易市场内,运牛车来往频繁。“现在肉牛的行情越来越好,交易市场离我们家近,买卖都很方便。我今天拉了6头牛过来,卖了5.8万元。”绥阳镇肉牛养殖户秦国材喜笑颜开。
每月有六天赶场日,养牛户们便会赶来凤冈县绥阳镇金桥梁大牲畜交易牛市。旺季时一天可成交2000余头,年成交量超过10万头,年交易额超12亿元。
牛市的繁荣,让群众看好发展商机。仅绥阳镇就有110个养牛大户,57家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全镇肉牛饲养量超12000头,年出栏9000多头。一个个养殖场成长起来,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凤冈县以党建为引领,推动肉牛养殖从“小、散、乱”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不仅养牛养得好,凤冈县更将肉牛产业向现代化产品精深加工方向转变,“牵”出一条富民强县的产业链,成为真正的“牛县”。
位于凤冈彰教工业园区的肉牛屠宰加工厂里,安格斯(遵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在屠宰流水线上紧张有序地工作。去皮、剔骨、粗分完成后,再按不同部位将牛肉精准分割成牛腱、牛肝、牛骨、毛肚、肩肉、牛胸腩等不同部位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公司总经理刘晓刚介绍,公司每天的宰牛量,从1月份10头至20头,现在提升到月均30头至50头。每天能生产屠宰加工热鲜牛肉、排酸牛肉10吨至20吨,主要向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发货。
加工业是实现上下游企业“头尾呼应”的关键环节。
为提高凤冈牛肉的产业“身价”,凤冈县引进大连安格斯农牧科技公司、贵州萌宠生物科技公司、贵州康博营养科技公司落地凤冈。
这些公司相继开发牛肉干、泡制品、牛肉包、休闲食品等产品,以及牛排、牛肉串、牛肉卷、牛肉丸等半成品。并通过宠物零食等系列产品开发,把牛血、牛肺、牛肠等变废为宝。
“一头活牛,最多能卖2万元左右。经过深加工,可以实现产值翻番、效益翻番。”凤冈县肉牛产业工作发展专班负责人李刚说,肉牛产业须经过二产推三产带一产的思路,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牛的全身都是宝,牛粪可以变成营养丰富的有机肥。
凤冈县群丰烤烟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肥厂占地10000多平方米,拥有两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每年可生产高品质有机肥1.5万余吨,既可解决牛粪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帮助养殖户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凤冈县群丰烤烟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肥厂厂长杜富军介绍,有机肥厂可以处理牛粪达到年均15000吨。牛粪运到厂里面之后,经过高温、腐蚀、发酵做成成品有机肥,用于周边的水稻、烟草、果蔬等各种农作物种植。
目前,凤冈县肉牛养殖12.19万头,依托“从养牛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北京、昆明、上海、贵阳等地开设凤冈牛肉体验店16家、鲜肉销售店87家,在县内外开设牛肉三产类服务企业502家,牛肉产品成功进入“村BA”“村超”等大型赛事销售市场。
上一篇:给三千动物当“主厨”
下一篇:中国游 世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