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新玩家入局,外卖行业既有格局被打破,一些平台大打价格战、营销战,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利润下降。此次约谈是对平台企业的纠偏和规范,也提醒整个行业,要摒弃“内卷式”竞争,真正把精力用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只有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才能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内卷式”竞争是指经营主体在缺乏外部拓展空间和质量上升空间的情况下,为争夺有限资源而在同一个相对封闭区域内或同一个行业内开展过度的竞争。在“内卷式”竞争状态下,部分企业对新概念、新赛道缺乏辨别能力,不思创新跟风扩产,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挤压下,一些企业只会打价格战,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财务资源难以支撑关键的研发投入,难以实现良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部分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不惜采用掠夺性定价、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破坏市场竞争机制,扰乱市场秩序。
从本质上看,“内卷式”竞争是盲目的、无序的、同质化的竞争。在这种“向内消耗”的竞争中,各方在原地打转,不仅难以实现整体规模扩大和利润增长,反而会因缺乏创新动力和有效产出,透支未来发展空间,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尤其要破除“内卷式”竞争,依靠法治引导市场规范化运行。
2024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防止”到“综合整治”,传达出中央层面对解决“内卷式”竞争问题的态度更明确、方法更多元、力度进一步加大。
要从根本上解决“内卷式”竞争问题,需坚持系统观念,多向发力,综合施策。在政策层面,要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明确市场竞争的边界和规则;通过税收、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将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中,鼓励企业开发特色产品和优质服务,进行差异化竞争。要持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监管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加强对市场竞争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内卷式”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产业和市场层面,各行业协会要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形成合法、良性的竞争环境。针对新兴领域快速建立质量分级规范,压缩劣质产品生存空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减少企业之间“内卷式”竞争。企业之间应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强合作,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技术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企业应培育健康的竞争文化,树立正确的竞争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增强市场竞争力。
整治“内卷式”竞争不是不要竞争,而是要引导竞争更加健康有序。我们期待,随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实,行业和企业坚持向“新”而行,破局“内卷”和推动市场健康发展将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