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远程办公成为常态,企业会议室里的“麻烦老三样”——反光的投影幕布、永远连不上的投屏设备、杂音不断的麦克风,早已成了高效沟通的绊脚石。尤其在2025 年的今天,当云会议成为跨地域协作的核心场景,一台能让“准备会议半小时,开会十分钟”成为历史的专业设备,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刚需。TCLE30 会议电视的出现,就像为会议室装上了“智能中枢”,用细节重构了现代会议的体验:从打开设备到进入主题,只需简单几步,让每场会议都能直奔核心。
第一次在阳光直射的会议室使用E30,便被它的“抗光能力”惊艳到了。以往投幕布在强光下总像蒙着层雾,坐在窗边的人根本看不清内容,只能拉上窗帘凑合用。而E30 的AG25% 防眩护眼屏完全不一样—— 正午阳光斜照在屏幕上,原本担心的反光并没有出现,画面反而像被“磨了一层柔光”,文字和图表依然清晰锐利。侧面座位的同事说,哪怕从45 度角看过去,色彩和亮度都没明显衰减,再也不用为了看清内容频繁调整座位。这种“全天候清晰”的底气,来自屏幕表面的漫反射结构层,搭配AI 画质芯片自动优化对比度,哪怕是白底黑字的文档,小字号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开会眼睛也不觉得累。
最让IT 部门省心的,是E30 对“投屏焦虑” 的彻底治愈。以前开会,光是调试设备就能消耗10 分钟:数据线接触不良、老式投屏器笔记本驱动不兼容、网络卡顿导致画面撕裂……现在只需把 Type-C投屏器往电脑上一插,点击投屏按钮,不到3 秒画面就同步到了大屏上,首次配对后更是即插即投,连访客都能轻松操作。双频双WiFi 四通道的设计简直是大型会议的救星—— 即便是多人培训会,所有人的手机、笔记本同时联网,传统设备早就卡成“PPT 动画”,E30却依然稳定。哪怕同时开着腾讯会议视频通话,投屏也没出现过一次卡顿。更贴心的是,访客不用连接企业内网,直接通过设备热点就能投屏,数据安全又省心。
当会议进入远程协作环节,E30的 “专业会议套装”优势更是尽显。长按遥控器上的“会议” 按键,直接跳转到腾讯会议Rooms 或钉钉会议室的登录界面,不用在多层菜单里翻找。4阵列麦克风搭配AI 降噪算法,坐在角落轻声发言也能被清晰捕捉,空调的嗡鸣、窗外的车流声像被“一键静音”,远程参会的同事说,甚至能听出发言人的语气变化。这种“面对面沟通”的真实感,让跨地域协作的效率提升了不止一个台阶。配套的遥控器更是把“懒人操作”做到了极致:一键开关麦克风、摄像头,翻页键直接控制PPT,连调节音量都不用切换界面,行政人员第一次用也能快速上手。
细节之处见真章,E30对企业需求的理解藏在每个功能里。比如开机无广告这点,就让每天高频次使用的会议场景舒服很多。32G的大内存支持同时打开腾讯会议、WPS、浏览器多个应用,来回切换毫无卡顿,哪怕临时在会议中调取云端文档,也不用尴尬地等待加载。欢迎屏功能更是给足了企业“面子”:客户来访时,提前设置好带公司LOGO的欢迎画面,搭配超薄机身和航空级铝合金边框,会议室瞬间变成品牌展示的窗口;移动支架设计让设备能灵活移动,从小型洽谈室到大型报告厅,一台设备就能适配所有场景,背后的隐藏式集线槽更是把“整洁控” 的需求拉满—— 看不到杂乱的线材,视觉上就足够专业。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TCLE30 会议电视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一台显示设备”的范畴:它用技术解决了传统会议的隐性痛点,让设备从“需要适应的麻烦”变成 “顺手的工具”,让每场会议都能回归本质—— 高效、专注、有质量。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会议体验” 这个高频场景,E30给出的答案很简单:2025年的云会议,就该这样抛开繁琐,让沟通回归纯粹。
(983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