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5月15日文章,原题:波斯风情在北京,伊朗旋律在唇间 来自伊朗的波斯语教授巴哈杜尔·巴盖里已经到中国任教3年多,他在接受塔斯尼姆通讯社采访时,欣喜地提到了波斯语教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随着伊中两国人民各领域来往的深化,两国对彼此语言学科的建设发展也显著扩大。伊中两国间的文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成立于1957年的北京大学波斯语专业,是中国国内高校中历史最悠久的波斯语教学和科研单位,在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下形成了成熟的波斯语教学体系。
巴盖里表示:“我从事波斯语国际传播已经超过30年,目前在北京大学从事波斯语教育工作超过3年。非常幸运,中国目前已经有超过10所高校建有波斯语学科,许多伊朗教授得到了中国高校的聘请。这得益于中国同世界各国保持着广泛紧密的经贸关系,中国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向世界最大经济体进发的过程中,完善的外语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巴盖里说:“我来中国不仅仅是为了教波斯语赚钱,还希望和学生们一起感受中国的生活。我希望我的课堂是自由且充满欢笑的,我的学生可以借助语言的桥梁认识、了解伊朗的社会和文化。我和学生一起制作朗诵波斯语的视频并发到网络上,其中一个由中国学生吟唱伊朗民谣的视频赢得了700万播放量,我们在中国的媒体平台上也收获了8万多粉丝。在我们发布的视频下面的评论里,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是积极正面且对我们的内容高度赞赏的。”
巴盖里表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使波斯语学科在华发展非常有希望,两国间的合作正在愈发密切,这值得伊朗国内更多的关注。(线一凡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