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在泌尿外科,每一台膀胱肿瘤手术、前列腺手术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终点。术后患者膀胱创面脆弱容易渗血,如果渗血凝结成较大血块没有及时清除,会导致膀胱内压骤升,引发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痉挛,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也让家属焦虑担忧。
深耕泌尿外科专科护理领域15 年,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大外科护士长郭妍常常为此揪心。“我们通常会对患者实施持续膀胱冲洗。”过去,膀胱冲洗速度遵循“色深则快,色浅则慢”的原则,但这一原则缺乏客观评价与量化标准。为此,郭妍依据劳尔比色卡原理,将患者的出血全血量制成混合液与不同色号比对,建立起冲洗速度标准:1~3号色表明出血量大,需及时报告医生;4~7号色对应不同的冲洗速度;8~9号色则可通知医生考虑停止冲洗。
该方法通过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和规范操作流程,降低了术后堵管、膀胱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膀胱冲洗周期与平均住院时长,提升了患者康复体验,于2022年起用于临床。
79岁的林老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接受前列腺激光电切术后,出现血尿、膀胱痉挛及腹部不适等症状。护士通过调节冲洗液速度,使出血减少、症状缓解,第二天他便能下地活动。出院前,护士指导他依据尿液颜色比色卡调整活动量与饮水量。术后一个月复查,林老康复良好。
从经验导向到数据量化,“比色卡管理法”不仅提升了护理精准度,更让患者康复过程可视化、可预期。郭妍表示,目前已对该方案进行推广,并持续开展改进工作,同时将其推广至其他泌尿专科医院使用。下一步,团队还将继续挖掘、扩展护理内涵,力求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科学护理带来的温暖与安心。通讯员 穆婷婷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上一篇:郑钦文翻越“萨巴伦卡山”